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隐者留其名
[打印本页]
作者:
fayejames
时间:
2009-11-14 13:06
标题: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隐者留其名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水是眼波横
时间:
2009-11-14 13:40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11-14 13:56
想当隐者,,
没必要。。。。隐者就是逃避现实的人,没法子了的人
作者:
还去过石上村
时间:
2009-11-14 14:02
原帖由
fayejames
于 2009-11-14 13:06 发表
昔李太白作《将进酒》,有诗云: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何谓饮者,即隐者
今人知者,少矣
自励
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老人家瀑布汗
作者:
八级木匠
时间:
2009-11-14 14:05
李白仕途失意,不过以他的豪情怎愿成为隐者?
LZ要六思
作者:
ruixuefenglan
时间:
2009-11-14 17:01
李白可不想当隐者呀~
作者:
书记。。
时间:
2009-11-14 17:57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
本帖最后由 书记。。 于 2009-11-14 18:01 编辑
]
作者:
书记。。
时间:
2009-11-14 17:58
再接下: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作者:
ㄨ`卜咇ㄋ
时间:
2009-11-14 18:29
作者:
真牛乐园
时间:
2009-11-14 20: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ankoo
时间:
2009-11-14 20:40
隐者不在于隐,而在于让人发现,隐只是一种让人有悬念的作法,古人想出名的伎俩啊
隐者隐于士
作者:
笑薇
时间:
2009-11-14 20:47
大隐隐于市
作者:
fayejames
时间:
2009-11-14 2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ayejames
时间:
2009-11-14 2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走遍四方
时间:
2009-11-16 10:25
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头句是说住在少人处避世,是为小隐,对俗世尘缘未断
次句说居于城市中避世,虽不避俗世,但对权力还是敬而远之,只能算中“隐”
后一句自然是说虽当官但淡薄名利,藐视权利,才是真正的隐士
是句俗语,古已有之,所以要追究是哪一个人最先说的,恐怕不易。不过从白话意义上说我想可能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隐》最先把它通俗易懂地归纳出来。
白居易《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还有一种说法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出自孔子的"古训"
其实隐者本无大小之分,退而隐,原本已然抛弃了红尘俗事,哪管的旁人指指点点?!又怎会在意是大隐还是小隐?!这和禅宗的佛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中的是内心清静的本质,而不是出家在家的形式
愿能结芦山野,退而隐,依木闲坐,隐而狂。
何时能,披发仗剑破门去,采菊南山香满襟。
作者:
走遍四方
时间:
2009-11-16 10:27
大隐者必是大爱之人。爱天下同胞者
作者:
走遍四方
时间:
2009-11-16 10:32
汉代的东方朔要算是中国大隐形式的首创者,也是大隐智慧的代表人物。
东方朔,字曼倩,汉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钦风村)人。东方朔的一生大致可以第一次得官做常侍郎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即滑稽求官时期,后期即直言切谏时期。无论是前期的求官,还是后期的直谏;无论是第一次应诏上书,还是后来的“陈农战强国之计”,东方朔都是为了得到汉武帝的重用,进而“为天子大臣”,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然而,终其一生,东方朔并未获得汉武帝的政治信任和重用,“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反而被别人视如倡优,以喜剧人生开始,而以悲剧人生结束。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黑暗、不公、残酷和凶险的东方朔,总结了历史和人生的经验教训,开创并实践了大隐的处世之道。
东方朔的大隐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据地歌》和《诫子诗》中。《据地歌》云:“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这简短的二十八字的歌吟,思想明确,感情真挚,语言平实,是东方朔大隐哲学的诗歌式自白。在朝廷间避世,隐身于区区郎官的地位而不求显达,就是东方朔的“大隐”。《诫子诗》云:“明者处世,无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慧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现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这首八十八字的整齐庄重的四言诗,是东方朔的“顾命之作”,也是东方朔大隐思想全面、深刻、集中的表达。
东方朔的“大隐”就是避世金马门,隐居于朝廷。之所以称之为“隐”之“大”者,是因为隐逸于朝廷属于深藏不露,所谓大隐无形。朝廷岂是隐逸之所?这似乎是个自相矛盾的悖论,因为在东方朔之前,隐居避世之士大都选择远离朝廷的深山幽林或田野蒿庐,前者如伯夷、叔齐,后者如长沮、桀溺。而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隐逸凸显的是隐逸主体对自我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维护。至于隐居山野或朝廷,那只是形式问题。如果过于看重形式,拘泥形式,而不执守隐逸的内在旨趣,那反而极易走向其反面,走向如唐朝卢藏用那样的“终南捷径”。尤其应当强调的是:东方朔的大隐思想,视自我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同等重要,它并不主张只有精神价值才是至高无上的。
作者:
走遍四方
时间:
2009-11-16 10:33
大隐无形,大爱无边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