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历史仍在“三峡”中 [打印本页]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11-7 15:01     标题: 历史仍在“三峡”中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先生,已于周一(26日)晚间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因肾衰竭过世,享年89岁。

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合肥,曾经参军并做过中学教员。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2年。

身为中国近代史大家,唐德刚也是华人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他与民国政要如顾维钧、李宗仁、陈立夫、张学良等人多有接触,和人在纽约的胡适则为忘年之交。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口述历史》等。

他的散文可读性颇高,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在《胡适杂忆》序中说,唐德刚先生“应公认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倒没有走胡适的老路,写一清如水的纯白话。德刚古文根柢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

他还曾参与发起在全球征集一亿人签名要求日本偿付战争赔款的运动。

其夫人吴昭文,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吴开先之女。吴昭文表示,唐德刚生前饱受肾病折磨,后来决定不再洗肾,在旧金山家中安详辞世。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11-7 15:02

1996年9月,他在台北《传记文学》发表的《中国国家转型论提纲》率先提出两百年出“三峡”说,中国政治社会制度的第一次大转型是在两千多年前,从封建制转到郡县制,前后经过了二、三百年才最终完成:

“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笔者试名之曰‘历史三峡’。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大致也也要历时两百年。自1840年开始,我们能在2040年通过三峡,享受点风平浪静的清福,就算是很幸运的了。……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11-7 15:03

三年后,他在另一文中进一步发挥这一观点:

“过去五千年的一部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至少一千年吧)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此一转变,实是任何人力、物力,皆不能逆转者也。这就是吾人所谓的历史的‘必然’。

但是‘帝王专制’,所牵涉的非‘帝王’一人而已也。它是个政治社会文化相互配合的特殊制度的集体运作。也是一部统治机器的有效操纵。‘民主政治’亦然也。它是一种制度;也是杜威、胡适师徒,口口声声的所谓‘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也。所以从帝王专制,要转变成民主政治,不可一蹴而几。二者要从政治经济转型开始,而一转百转,要全部转完,实非数百年不为功也。”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11-7 15:05

唐德刚作品列表:

  ·史学:
  《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1》
  《晚清七十年》
  《袁氏当国》
  《新中国三十年》
  《美国民权运动》
  《中国之惑》
  《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
  ·口述回忆录与传记:
  《李宗仁回忆录》
  《顾维钧回忆录》
  《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杂忆》
  《梅兰芳传稿》
  《张学良口述历史》
  ·文学作品:
  《战争与爱情》
  ·其他:
  《史学与红学》
  《书缘与人缘》
  《第三种美国人》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11-7 15:07

唐德刚先生走了。感恩十年前,培云读了唐先生的《胡适杂忆》,从此踏入胡适之门,生活与思考也因此豁朗;感恩十年前,读了唐先生的《晚清七十年》,知道历史万种风情,还有另一种写法;感恩十年前,读了唐先生的《战争与爱情》,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主义叫“床上爱国主义”……感恩十年前,唐先生给培云带来的所有机缘与改变,虽无缘谋面,却长存于心。

                                       --------------------熊培云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11-7 15:09

唐德刚先生走了,历史仍在“三峡”中。从这一刻起,他的生命也要归入历史。

多年前,唐德刚曾用“以一人敌一国”来评价台湾《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刘绍唐。以长远的时间尺度来衡量,几乎每一个真正出色的史家,都拥有“以一人敌一国”的力量,中国的司马迁、陈寿、司马光这些人,希腊、罗马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吉朋这些人,乃至英国的汤因比,德国的斯宾格勒,以及写下《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威廉·夏洛伊,……他们凭借自己的传世之作,无不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著作都活在时光之流中,不可磨灭。生于20世纪、殁于21世纪的唐德刚,因着他在口述史方面的卓越建树,因着他脍炙人口的历史作品,更因着融汇了他生命情怀的“三峡史观,注定也要进入这个“以一人敌一国”的精神谱系。

                                                           ------------------傅国涌























..
作者: 不如    时间: 2009-11-8 00:45

直面还是这么的文邹邹!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1-8 08:21

我并不看好这种大人物口述历史。往往有给自己贴金的,而且凭记忆回忆口述,往往不准。
三峡说不过是又一个凭空臆断。不看好。
不如吴思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有说服力和解释力。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11-8 20:55

原帖由 特深沉 于 2009-11-8 08:21 发表
我并不看好这种大人物口述历史。往往有给自己贴金的,而且凭记忆回忆口述,往往不准。
三峡说不过是又一个凭空臆断。不看好。
不如吴思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有说服力和解释力。 ...


总之,张学良口述自传,在哥大,就这么阴错阳差地给耽误了下去。
更不幸的是张学良自己也小看了"口述历史"这一行道。
他自始至终,认为"口述历史"就只是"我讲你写"这么个简单的程序。
因此他认为他只要找一个录音员,"我讲你写",一部像李宗仁那样的回忆录,就可以出炉了。
从一开始我就警告他,没有那么简单,但我也看出他面从心违的神情。
这项心态,不只张氏一个。从李宗仁以次的"党国要人"无不如此。
朋友,你要把一位世界级的党国要人,训练得服服帖帖的,
来听你"学者的话",尤其是像少帅这样,"一生都未听过人话的人"(见少帅自述)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另一错误,是他对美国学术界极其复杂的组织和运作,一无所知,而又强不知以为知,盲人骑瞎马,就容易出事了。
张学良在中国历史上,虽还算不得是什么世界级的大人物,
但是在他名下闹出的沈阳事变和西安事变,却是改写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两大事件。
是祸是福,虽今后千年都不会有"定论",但是他却是这两大事变的主角。生前没个"第一手"的交代,是太可惜的了。

                                                                     ----------------《张学良口述历史》节选

至于三峡史观,是唐先生的个人观点
作为一个史家,即使伟大如司马迁,也不过是成一家之言
而且唐先生的观点,在中国台湾已经快要实现。大陆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作者: 北方偏北    时间: 2009-11-9 16:01

为什么近代中国产生了这么多的大师,在诸多领域的大师、巨匠!
而当代,什么都没有了?
当代,一个灰色的时代!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