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重庆第一古镇----瓷器口
[打印本页]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6-30 12:25
标题:
重庆第一古镇----瓷器口
千年古镇,重庆缩影。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的古镇磁器口,辖区1.8万人,面积1.5平方公里,距繁华的主城区仅3公里,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历史街区,是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独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地貌的旅游胜地,是交通便利、休闲娱乐、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
磁器口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因明朝建文帝朱允?杀苣言?隐修于镇上宝轮寺,故又名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美誉为“小重庆”。
磁器口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有古朴粗犷的巴渝遗风,有古风犹存的茶馆、有历史传承的码头文化;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正气凛然的红岩志士抗战遗址;有独具特色的川剧清唱、火龙表演,有工艺独特、品种繁多的传统旅游产品,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饮食三宝,任你品味,任你选购。“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海内外每年前来参观、旅游的宾客达300余万人次。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6-30 12:25
1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6-30 12:27
1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6-30 12:28
1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6-30 12:29
1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6-30 12:30
1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6-30 12:31
1
作者:
明心见性
时间:
2009-6-30 17:14
LZ辛苦了
作者:
书记。。
时间:
2009-7-1 00:10
糖山人,是你自己拍的吗?。。。。。。。。。
不错!很好!。。。。。。。。。。
作者:
书记。。
时间:
2009-7-1 00:13
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 ... 3131&highlight=
重庆游(1)——重庆千年古镇瓷器口
重庆游(1)——重庆千年古镇瓷器口
2004年10月26-29日,在重庆出差(开会),顺便的游下重庆的一些风景。。。。。。(文下载图自拍)
古镇磁器口位于市区近郊,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面积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时盛产及转运瓷器得名。
镇上有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凤凰山昂其右,三山遥望,两谷深切。凤凰、清水双溪潆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宽岸阔,水波不兴,实为天然良巷。
史载兴镇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极盛,古人诗赞其繁华,白日千人拱手,夜里万盏明灯。有“小重庆”之美喻。
马鞍山上川东名刹宝轮寺,始于唐,殿宇恢宏,保存完好,传说明建文帝曾避难于此,故又名龙隐寺,其繁盛时住僧达三百余人。
镇上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
古镇是沙磁文化发源之地,抗战时聚集了郭沫若、徐悲鸿、丰子恺、傅抱石、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曾在镇上就读。《红岩》小说华子良原型从古镇码头险脱魔爪………。
古镇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民众生活安宁舒适,保留了中国地方民族生活风貌。199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保护历史街区,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已规划把磁器口建成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旅游新区,古镇已敞开门户,喜迎中外客人。
磁器口古镇距沙坪坝3公里,乘坐出租车车费为5元,乘中巴车和220路公交车十分钟可到达古镇,车费1元。北碚方向游客,可在童家桥下车从金蓉门进入古镇。江北,南岸,九龙坡,渝中区到沙坪坝交通极为方便,乘坐大巴、中巴、出租车均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书记。。
时间:
2009-7-1 00:18
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 ... 3948&highlight=
重庆游(2)——重庆的人民广场、三峡广场
2004年10月26-29日,在重庆出差(开会),顺便的游下重庆的一些风景。。。。。。(文下载图自拍)
人民广场
重庆人民广场是1997年6月与重庆直辖市同时诞生的,面积约3万平方米,广场用花岗石铺就,带音乐喷泉,常年绿划如茵,鲜花盛开。广场后方是享誉海内外的重庆人民大礼堂,由当时主持西南局工作的邓小平、贺龙同志决定修建,著名建筑师张家德先生设计,始建于1951年9月,竣工于1954年1月,历时两年零四个月。
重庆人民大礼堂采用中国传统轴线对称手法,配以轴式的南北两翼,观外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布局和谐、雕梁画栋、飞檐走壁;内设大舞台一座,观众席四楼一底,座位5000个,是广场内的主要景点,也是大型庆典、隆重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深得海内外游客的赞誉。每到傍晚,市民自发组织上千人在广场上跳集体舞、健身操,构成一道亮丽的市民生活风景线
三峡广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闹市中心,呈十字型,覆盖总面积 8 万平方米 ,由三峡景观园、名人雕塑园、绿色艺术园和商业步行街四部分组成。 三峡景观园是三峡广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浓缩了三峡大坝的雄伟景象,展现了三峡库区的旖旎风光,浸润着。。。
人民广场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书记。。
时间:
2009-7-1 00:19
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 ... 4103&highlight=
重庆游(3)——红岩广场、红岩村
2004年10月26-29日,在重庆出差(开会),顺便的游下重庆的一些风景。。。。。。(文下载图自拍)
进入红岩广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水火相容的喷池,沿着石阶望去,花岗石、青草地、一丝涓涓流水的“大屏幕”,依山次第下列。
流水顺着弯弯曲曲的沟渠融入喷池中央,一团烈火熊熊燃烧。
红岩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厉华介绍说,这预示着八年抗战的国共合作;曲曲折折的沟渠意味着八年抗战的艰难历程,而流水则象征着流走的是时间,凝固的却是历史。抽象雕塑启发观众想象
拾阶而上,到达最上方的平台,记者在入口处发现,一块用汉白玉雕成的抽象雕塑身上凿满了大小不匀的孔,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参观者或称此雕塑意蕴滴水穿石,或说从此孔可窥时光流逝,亦有人认为通过此孔可看过去、现在和未来。众说纷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据悉,此尊雕塑在设计之初就意在运用抽象艺术传递“发散思维”令参观者产生联想。记者获悉,在红岩广场类似雕塑还将增加,在第一个平台将竖起八根纪念柱,象征八年抗战的胜利,第二平台处将建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人物主题雕塑,如:周恩来、董必武等。十个场景再现历史足迹
红岩村、红岩石、大轰(敏感词)、民主之家、重庆谈判等十个场景,将再现红岩村革命历史足迹。
在红岩村启示录大型艺术景观展厅可看见,雕塑、油画、灯光、多媒体等的综合运用,重现了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比如,展厅内就模拟了一个防空洞,飞机的轰鸣声、炮弹的爆(敏感词)声、人的喊声、哭声。令置身于防空洞的参观者感到身临其境,可真实地感受到大轰(敏感词)带给重庆人民的深重灾难;展厅还真实还原了抗战时期重庆大街小巷夜景,还伴有蟋蟀的低吟声,让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40年代。
红岩村原名红岩嘴,位于沙坪坝区化龙桥红岩村13号,距市区8千米。红岩村因其地质成分主要为侏罗纪红色页岩而得名。30年代,这里是饶国模女士经营的“刘家花园”。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同志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红岩村度过了41个日日夜夜。红岩村以它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享誉海内外。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大楼,是一幢三层木结构楼房。二楼有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卧室,陈列着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使用过的各种物品和毛泽东同志所著词《沁园春·雪》手稿。三楼是办事处干部的工作间及宿舍。这里有一部秘密电台,可与延安直接联系。各房间内有许多反映当年生活和工作的物品及照片。
馆内先后修建了樱花园、桃花园和盆景园。樱花系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敬赠邓颖超同志的名贵日本山樱。《新华日报》于1937年10月在南京创刊,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正式出版,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惟一的党报。1938年10月武汉失陷,迁重庆苍坪街,1947年2月被国民党勒令停刊
作者:
书记。。
时间:
2009-7-1 00:20
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 ... 4253&highlight=
重庆游(4)——渣滓洞、白公馆
2004年10月26-29日,在重庆出差(开会),顺便的游下重庆的一些风景。。。。。。(文下载图自拍)
渣滓洞、白公馆
渣滓洞在重庆市乐歌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该监狱三面靠山,前临深沟,地形隐蔽,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十六间,另有平房两间作女牢。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对两百多人进行集体屠杀,溃逃时还放火烧男牢房,仅有16人脱险。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改建为监狱关押“政治犯”。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曾一度作为美方人员招待所,白公馆关押的均属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有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罗卜头”等。关押“政治犯”最多时达二百余人。著名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白公馆是一处使后人缅怀英烈并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到重庆旅游的朋友们绝不可错过。
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位于沙坪坝郊区,气温比重庆市区温度低2度。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白公馆原大门终日关闭,从侧面一小门进出,原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在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白公馆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曾改为来华美军人员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为特别看守所重新关人。至解放前夕,关押的除息峰监狱撤销后转移来的“政治犯”如黄显声、许晓轩等二十余人外,还有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寄押的刘国志、周从化、周均时、张泽后等三十人。
“渣滓洞”和“白公馆”都位于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一楼一底的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
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内院有一个放风场,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女牢两间。渣滓洞监狱配备了一个连的特务看守。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白公馆”、“渣滓洞”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特务关押、迫害、屠杀革命志士的“两口活棺材”。除了白公馆和渣滓洞两座监狱以外,在歌乐山脚下还有几处秘密囚室,用来关押“重政治犯”。
作者:
飞刀问情
时间:
2009-7-1 08: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