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文学两周半》第一期 [打印本页]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6-20 19:54     标题: 《文学两周半》第一期

本帖最后由 风雨不动 于 2012-4-14 22:29 编辑

在以后每半个月,会出一期
分5个板块,人物访谈,精品共享,大家风范,书影评论,妙语连珠




一.人物访谈
徐静蕾vs 陈丹青

徐静蕾:我见过您本人几次,也听说过关于您的事情,看过您写的一些东西和画,您觉得一件作品和作者本人是什么样的关系?
陈丹青:有关系,也没关系。至少我的画比我活得长。多长,我不知道。

徐静蕾:您怀疑过自己的记忆么?我很多时候有这种感觉,就是有一些自己觉得印象很深、但可能不完全真实的回忆。
陈丹青:经常怀疑。问题是怀疑可能也来自记忆。这差不多是个罗生门的问题:如何叙述你的记忆。
记忆并不停在你记忆的那个时刻、那个人。记忆跟着你成长,你变了,记忆也变,你对记忆的解读同样在变。
我记得母亲30多岁的模样,但现在我的年龄比记忆中的母亲大得多:那时母亲多年轻啊。所以我记得的其实是我:一个小孩,在妈妈的怀抱里,仰面看。

徐静蕾:您觉得死亡是什么?相信前世今生的存在么?
陈丹青:死亡就是“没有了”。我当知青时在社办企业的骨灰盒厂当过画工,看见死亡是木盒子里的一小堆灰,你得预先接受:有一天你就是这堆灰。
我非常愿意相信我有“前生”,问题是,譬如,我曾是一个宋朝的无赖吗?他知道、我、知道他、是我的前生吗?

徐静蕾:您觉得画画和写作相通的成分有多大?
陈丹青:观看。我的意思是说,我严重缺乏想象力。

徐静蕾:您觉得祖国这个概念和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关系?您觉得自己最爱的、最珍惜的是什么?
陈丹青:你问了两个问题。一、我热爱魏晋唐宋,没问题。二、我热爱、珍惜的事物很多,没有“最”。树砍了,我非常难过、愤怒。

徐静蕾:在创作中或生活中会不会感到疲劳和厌倦?有很懊悔和沮丧的时候么?通常会怎么解决这种情绪上的问题?
陈丹青:会疲劳,不太会厌倦。中年后很少懊悔,但从来沮丧,对许许多多事沮丧。但沮丧在我是很平静很日常的情绪,有时简直令我快乐。


徐静蕾:如果您不画画不写作了,生活重新开始,您想做什么?
陈丹青:重新开始?不可能了。我已经告诉你,我严重缺乏想象力。

徐静蕾:如果可以任意选择,您觉得什么是最理想的表达方式?说话?写东西?画画?拍电影?做音乐?
陈丹青:目前,写作最理想,因为方便。画画有点烦,绷布,调画架,颜料一管一管挤出来……还要洗笔。拍电影太麻烦了,比画画麻烦一万倍。音乐的情形不太清楚,我连口琴都不会吹。

徐静蕾:好难啊……您给我的那些问题,是不是也很难啊?不好意思,小文青总爱问些“大”问题。
陈丹青:谢谢!不好意思,老文青总爱说些小问题。








编者按:都说陈丹青身上有种"民国遗风"或者是古代的"士人阶层"的范.
      听他讲话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徐的问题还真有点大,确实是小文青


[ 本帖最后由 直面 于 2009-6-20 20:46 编辑 ]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第一投注,现金网:招代理年薪10万以上:6668.cc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6-20 19:59

二.精品共享

大痛苦与小痛苦,大快乐与小快乐/李银河


       人生在世,要经历大大小小的痛苦。如果心怀大痛苦,许多小痛苦就可以化解;如果心怀大快乐,许多小快乐就可以被涵盖。

       所谓大痛苦,就是生存之荒谬感。生存本来就是荒谬的,一切纯属偶然。如果看透了这一点,许多小痛苦会变得不在话下。比如亲人的离世、比如朋友的背离、比如仕途的蹉跎、比如事业的失败。

       所谓大快乐,就是生命的奇迹。我们能成功地来到这个世界,能成为一个人,能感觉,能思想,你知道这个几率是多么小么?我们每一个人,就因为是人,是中了一个百万分之一的大奖。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宇宙中的幸运儿。我们怀着这样一个大快乐,大惊喜,生命中已经蕴含着巨大的快乐了。其他所有的小快乐都是为这个大快乐锦上添花的:比如有了钱,有了权,有了名,比如肉体的快乐,精神的快乐,比如和了牌、一卷三。

       因为心怀大痛苦,我特别不能理解抑郁症。与生存的荒谬这个大痛苦相比,还有什么可抑郁、想不开的事呢?家里有个亲戚得了抑郁症,我急得抓耳挠腮,总想把我这个关于大痛苦的想法传授给他,只要想通了这个,还吃什么百忧解呀!以我的看法,只要想想这个大痛苦,抑郁症就好了一半;再想想那个大快乐,抑郁症就应当痊愈了。治疗抑郁症的行业可以取消,抑郁症医生应当全部改行了。我的见不到面的、从未谋面的患抑郁症的朋友们呀,你们能听我一次话吗?





编者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能知道,人生存本身的偶然性和荒诞性
       生活中的那点小痛苦,大多可一笑而过.


[ 本帖最后由 直面 于 2009-6-20 20:43 编辑 ]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6-20 20:02

三.大家风范

    陈独秀有一句名言:“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监狱与研究室是民主的摇篮。”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他的诺言。

    他一生五入监狱,一次是辛亥革命中,一次是五四运动中,两次是共产党总书记任上,最后一次是为国民党所拘。第五次被捕时,先生五十有五。在押他由沪赴宁的囚车上,他先是谈笑自若,可到了南京,却迟迟不下来,看守员大异之,催问之中,发现五四的总司令酣睡达旦、如居卧室。“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说。

    一九三二年十月,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当时国际名人如杜威、罗素、爱因斯坦等都致电蒋介石,请求释放。最后推来推去,于次年四月,公开审理。罪名是“危害民国”。他却在辩诉状里说:“国者何?土地、主权、人民之总和也。以言土地,东三省之失于日本,岂独秀之责耶?以言主权,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岂独秀签字者乎?以言人民,余主张建立‘人民政府’,此残民以逞之徒耶?若言反对政府即为危害民国……孙中山、黄兴曾反对满清和袁世凯,而后者曾斥孙、黄为国贼,岂笃论乎?故认为反对政府即为叛国,则孙、黄二次叛国也……”

    陈独秀身上体现出一种冲决一切网罗的英雄气概,在五四辈启蒙思想家中,他属于狂飚派,是一具充满风暴的灵魂。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6-20 20:05

四.书影评论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黄集伟

    剧本集,主要是对话,除此之外,书里也收下不少语词之类的零碎。幸好有了这些不在剧作里以供表演的零碎。真要全是对话,加上若干黑白剧照,那还不如买套碟慢慢看逝去的青春。

    有一次,我观看一部电视片的工作带。工作带与播出带不一样的地方是有个白色计时器在画面一角分秒必争地闪烁,那种稍纵即逝的紧迫感油然而生,让浑身发痒人头皮发麻。

    我猜叶京在剪辑《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时,会有与类似感触……那个计时器其实一点不夸张不做作不是幻想是写实。青春啊青春无论是他妈谁的青春一出溜就没了,一不留神就萎了,它它它甚至没十年。

    书里所收语词之类的零碎是我的最爱。从“向毛主席保证”到“太君,李向阳又回李庄去了”,从“甫志高”到“卖花姑娘”,从“雷子”到“拍婆子”,从“让列宁同志睡吧”到“小人暴动真可怕”,从“鸡屎拌面-假卤(鲁)”,到“看在党国的份上你就拉兄弟一把”……

   数了数,书中所收语词总计74条。这74个语词组合成一个暗号,王八看绿豆,全凭它对上眼儿。在那74个语词里有一个是“板儿砖”——在王叶时代,“板儿砖”意指真实的砖头,为其时最常见的械斗武器,可现在,它已被数字化虚拟化为网络口水纠纷或与骂仗……岁月好生无情,啊。

   王朔说:“当年我放过话:一不留神就写个《红楼梦》,最损了也是个《飘》。现在我不必写长篇小说了,那个(指“青春”)就是,叶京当长篇写了”;叶京说:“我俩有共同的生活,他写的东西就是写他自己啊,他和我的生活轨迹共同,所以我特别了解他的东西”……

    要说“对眼儿”,王朔叶京真正是罕见的一对儿。《疯狂主妇》第2季里有句台词真他妈地道。翻完本书,那句“地道”被改吧改吧,用以形容叶王的默契与沆瀣,我感觉恰好合适:只有车技一流的主才敢劫持一辆法拉利吧。否则,不“拔份儿”,反“跌份儿”。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6-20 20:10

五.妙语连珠

语出作家连岳刊于《timeout》杂志新一期专栏文章。连师原话说:

枪炮向玫瑰示弱时,权力向批评示弱时,强势向弱势示弱时,激情向程序示弱时,超人向凡人示弱时,才是人间最美的年华,即所谓的仁者无敌。


<四小时三十五分钟>

语出芝加哥大学二〇〇九年高考作文题。该校二〇〇九年作文考题为二选一开放式命题:

题一:“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题二:假如一个平常日子被加上了四小时三十五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

一时兴起,我请黄佐思口头设想将如何完成这一作文考题。两题中他选题二,并有言在先:写这篇肯定不及格。我问何故,他说,他写这篇作文只会写两个字:睡觉。


【九号名单】

本周,上个星期成都九路公共汽车罹难者名单(仅二十人,尚缺七人)在网络出现。相对于本周无穷八卦海量荒唐而言,尽管这个名单渺小之至,可值得记在这里。在一个疯狂追逐伴随疯狂遗忘的年代,记住这个名单跟小时候打架打输了临走前忽就甩出一句记仇格言意思有点儿像……成,你丫等着!


【如果她是翠平,谁是余则成呢?】

语出本周网友针对“方静间谍门”传闻的一则留言。“方静间谍门”从爆料到成为猛料没超过七十二小时,而它从爆(敏感词)新闻变身娱乐头条的时长也没超过四十八小时。某豆瓣网友留言说: “如果她是翠平,谁是余则成呢?白岩松?恐怕不是;朱军?恐怕也不是。水均益不太可能,我曾观测过此人的面相,没有潜伏相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是阿忆。不过也有点儿二。该不会就是台长本人吧?”
作者: 亭亭如盖矣    时间: 2009-6-20 22:16

真面是个很有才华的男人
现在这个版块人气不足,但我相信会有人气高涨的那一天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6-20 22:18

原帖由 亭亭如盖矣 于 2009-6-20 22:16 发表
真面是个很有才华的男人
现在这个版块人气不足,但我相信会有人气高涨的那一天


目前的中国尚不具备谈文学的环境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6-20 22:22

原帖由 直面 于 2009-6-20 20:02 发表
三.大家风范

    陈独秀有一句名言:“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监狱与研究室是民主的摇篮。”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他的诺言。

    他一生五入监狱,一次是辛亥革命中,一次是五四运动中,两 ...



也得看有没有那个环境了。出了研究室就到靶场。。。确信靶场不是民主的摇篮
作者: 亭亭如盖矣    时间: 2009-6-20 22:24

文风越来越淡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简化字是汉字的悲哀……
我今天去书店,在书店中走了一个小时居然没有找到一本我愿意翻一下的书籍
许多唯美的文字都消失了,只有你我这类老家伙还在苦守最后的阵地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6-21 15:11

原帖由 亭亭如盖矣 于 2009-6-20 22:16 发表
真面是个很有才华的男人
现在这个版块人气不足,但我相信会有人气高涨的那一天


也不必要求有多高的人气
两三个人,谈笑风声,也不失为另一种乐趣

[ 本帖最后由 直面 于 2009-6-21 15:26 编辑 ]
作者: 直面    时间: 2009-6-21 15:20

原帖由 特深沉 于 2009-6-20 22:22 发表



也得看有没有那个环境了。出了研究室就到靶场。。。确信靶场不是民主的摇篮


能理解特版想说的是什么
我以后选文会更仔细一点,要考虑一下高压的环境
但我对大环境要乐观一点,虽然经常有言论被“和谐”
一般情况下,大环境都是进两步,退一步。只不过近两年处在退一步的阶段。

[ 本帖最后由 直面 于 2009-6-21 17:33 编辑 ]
作者: 亭亭如盖矣    时间: 2009-6-22 00:37

多推荐一些唯美的文字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