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原创]IBM T系列T40 T41 T42 T43拆机图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8 19:29     标题: [原创]IBM T系列T40 T41 T42 T43拆机图

我是比较喜欢拆机的,笔记本的拆卸方法基本套路都差不多。
我先以比较经典的IBM t4系列笔记本为例 讲解一这款笔记本的拆借方法。
我会陆续把我总结的一些笔记本相关的资料发在这里和我的网站 欢迎交流哈。
本贴原发自俺的网站http://www.jdetown.com/zy/ibmchai.html
IBM ThinkPad的偏执狂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要把它的结构搞清楚,笔记本保养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笔记本内部灰尘特别是风扇的灰尘清理,灰尘积累过多散热器散热障碍对小黑可是很大大伤害。好了我来图文说明一下小黑的结构和拆解过程。IBM T系列的T40 T41 T42 T43的结构、外形、接口、架构都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拆机图也是完全一样的。本文只针对细心大胆的IBM粉丝们,责任自负啊哈哈哈。其实也没啥风险,拆的时候小心点,别暴力就行了。

图1
首先拆掉电池,硬盘和光驱
如图1中,是笔记本背面。红色点标注的螺丝是拆键盘和掌托的螺丝,把这些螺丝全部拧下,就可以拿下键盘和掌托了,这个也是最常用的,因为一般情况的清理、添加键盘下内存、无线网卡拆卸,只需要拆掉键盘和掌托就可以了。右下角黄色圈的螺丝是硬盘固定螺丝,拆下后就可以把硬盘拔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小永 于 2009-4-9 07:56 编辑 ]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8 19:31


图2
如图2中所示,轻轻掀开键盘和掌托,注意键盘和掌托都和主板都是有连接线的,把连接线的插头拔下来,键盘掌托就完全取下来了。

图3
键盘和掌托拿下后,小黑的内部全貌就露出来了。现在来介绍一下看到的各个元件。
左上角带一个白色条码的小设备是内置蓝牙或是猫,现在一般人都不用这个设备了。
左侧中间的是CPU风扇和散热器,这个可是个重要部件啊,一年半载的就应该拆开键盘来清理一下风扇的灰尘,有利健康的。T43和一部分高分的T41 T42用的是长管风扇,就是把显卡也给覆盖了。如果风扇因为时间长后噪音大或是风扇报错了,就需要向风扇里加点润滑油了,详细的在我写的风扇保养里,过几天就写,呵呵。
风扇下边就是PCMCI插槽,就是右下角的白色大铁片,这个一般也很少用,就是插一些外置扩展设备的,例如外置CDMA无线上网卡或扩展USB卡等。
PCMCI槽右侧的大白色的是内置的无线网卡,这个无线网卡如果不是原装的,IBM笔记本会报错,解决办法在这里(1802报错破解)。在图中可以看到无线网卡两根线,一白一黑连接进入显示屏内部,这个是无线网卡的天线。
无线网卡的西边是南桥芯片,南桥被无线网卡遮住了,看不见。无线网卡正上方的两个大芯片分别是显卡芯片北桥芯片。无线网卡的右上角的黄色圆形物体就是BIOS电池,在无线网卡下边的是喇叭,这些也没啥可说的。
北桥芯片上边的是内存,IBM T系列都是有两个内存插槽,一个是图上的在键盘下边的内存插槽,另外一个在机器背面的内存盖板下的内存插槽。
右侧面积很大的白色铁片是光驱骨架和硬盘骨架,光驱和硬盘就在这里边。
键盘和掌托已经拆掉了,下边该拆其他部分了。

[ 本帖最后由 小永 于 2009-4-8 19:39 编辑 ]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8 19:31


图4
把图1中的绿色螺丝拆下,再把图3中固定黑色塑料U形框一个螺丝拧下,这个U形框就可以取下了,取下后的图片见图4所所示。

图5
把图1中的红圈中的螺丝拧下后,就可以取下笔记本的喇叭了,如上图5。

图6
把图1中的蓝色点标注的螺丝拧下后就可以拆卸PCMCI插槽了,见如上图6示。

图7
把图2中固定光驱骨架和硬盘骨架的螺丝拧掉,再把图1中的两颗黄色点标注的螺丝拧掉,整体的骨架就下来了,如上图7所示。

图8
再把固定风扇散热片的三个螺丝拧下,风扇就可以取下了,下边的CPU也可以取出来了,如图8就是拆出来的CPU,小心存放阿,不要把针脚弄弯阿。

图9
下一步就是到了拆显示屏了,在图9中的下侧三个红色点标注的螺丝是固定猫的,上边两个红色点标注的螺丝是固定显示屏的,先把这5个螺丝和图10图11中的红点标注的4个固定屏轴的螺丝,显示屏就可以拿下来了。

图10 图11
到现在,大部分部件都拆掉了,下图12是显示屏拆下后的图.

图12
这个就是IBM T系列的显示屏分离的图片了。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8 19:32


图13
这个是无遮拦的主板照片了,上边的设备全拆掉了,来个特写。

图14
把图14中红色点标注螺丝拧下,再把图1中蓝圈标注的螺丝拧掉,主板就可以拿下来了,和笔记本底壳分离了。



图15
上图就是拆下主板后的照片。

图16
最后拧下16图中的两个螺丝,主板就彻底脱离了。下边是拆下的裸主板的正面和背面图。

图17

图18
写完了,还有一部分没写,就是显示屏的拆借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把显示屏能拧下的螺丝都拧下来就行了。在换笔记本显示屏的灯光、背光板等时需要拆解显示屏的。一般灯管使用时间长乐是容易老化的,村里的比较黑的JS换个灯管要好几大百,其实灯管很便宜的,20块钱左右一根,有空我再写个怎么换灯管的。
作者: liverbj    时间: 2009-4-8 22:26

好帖要顶。
作者: 天华    时间: 2009-4-9 16:04

DELL会拆吗?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9 17:04

拆笔记本晋级以后 任何笔记本都会拆的。
基本套路都差不多。
一般都是先拆 硬盘 光驱 键盘 开机开关卡壳。
然后显示屏 C壳 主板。
作者: 奔跑者    时间: 2009-4-10 00:06

学习一下
作者: 东隅    时间: 2009-4-10 11:47

呵呵,总觉得T4X设计比不上同时代的HP NC 系列。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10 12:04

IBM T40 T41 T42不论新机还是二手机都比 nc6000要贵
并且性能也比HP NC要好 NC6000散热很差劲,夏天很烫。
两个系列我都用过 都修过
IBM t4系列的主要通病是显卡虚焊问题,现象就是不开机或图像定格死机。
NC6000主要通病是CPU供电芯片MAX1987虚焊问题, 现象就是开机掉电或无法开机。
总体性能还是IBM t4要高于NC6000.
质量寿命价格都高于nc6000

IBM的机器优点就是可以使用5年至10年,别的牌子的机器一般寿命都是小于5年,HP的NC系列本子也还可以,属于经典机型 康柏的遗作系列很不错。

[ 本帖最后由 小永 于 2009-4-10 12:46 编辑 ]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10 12:52

另外t4系列属于14寸里轻薄型 总重量2.2公斤
一般的14寸笔记本都是2.6公斤包括NC系列
作者: 东隅    时间: 2009-4-10 12:54

我不是说的NC6000,我是指NC6220/6230/6400/6910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10 13:15

T40 T41 T42和NC6000是同一平台的机器 同一代机器。
NC6220 6230 和T43算是同一级别。
nc6400以上就是和T60一个平台的了。
NC6220以上的本子 没用过 不太了解。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16 19:55

好久没写东西了 以后要多些东西了 一周至少要写一篇原创的。
作者: 陕北懒汉    时间: 2009-4-17 06:05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有空我也试着坼。。。
作者: zhygavin    时间: 2009-4-18 16:33

我的t41屏幕上方有一条约1厘米的白条,不知道是不是屏坏了?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18 17:20

屏坏的可能性比较大,你可以外接一个显示器看看显示效果是不是正常。
屏幕 屏线 显卡都有可能
作者: zhygavin    时间: 2009-4-18 19:25

接到投影仪上看没有问题,不知道有没有的修,大概要多少米,谢谢!
作者: 天华    时间: 2009-4-18 19:41

原帖由 zhygavin 于 2009-4-18 16:33 发表
我的t41屏幕上方有一条约1厘米的白条,不知道是不是屏坏了?

过保了吗?没过直接找售后换屏,过了只能自己掏钱了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19 08:52

T41肯定过保了。当然有的修。大概三种情况。我就可以弄。
1、屏线接触问题或是屏线断了,重新插一下或飞线或换屏线,价格50-150
2、屏坏了,换屏 价格600-700
3、显卡虚了或是坏了,需要重新BGA加焊或是更换显卡芯片 200-300.
这三种可能都有,具体需要拆机价差测试。
作者: 天华    时间: 2009-4-19 13:12

让他拿你那检测一下
作者: zhygavin    时间: 2009-4-20 14:08     标题:

请问T21的屏能用到T41吗,多谢!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20 14:26

我没拆过T21的屏 你可以拆开看看,如果接口一样的话就有可能能用。
就是屏线和液晶屏连接的那个接口
作者: zhygavin    时间: 2009-4-20 16:28

接主板那个口吗
作者: 小永    时间: 2009-4-20 20:15

不是接主板的口
要把液晶屏拆开 接液晶屏的接口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