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在研乙肝新药GST-HG141将开展临床试验,国内对TXL开展仿制 [打印本页]

作者: Hepbest    时间: 2018-9-18 11:48     标题: 在研乙肝新药GST-HG141将开展临床试验,国内对TXL开展仿制

本帖最后由 Hepbest 于 2018-9-18 11:49 编辑

在研乙肝新药GST-HG141将开展临床试验 国内将对乙肝新药CMX157(TXL)开展仿制2018-09-18 编辑: 来源:一诺医学 作者:略晓薛



17日,A股上市公司广生堂(证券代码:300436)发布“关于 GST-HG141 全球创新药在乙肝治疗新靶点上取得重大进展的公告”,根据公司早前公开发布的信息及本次公告内容显示,在研乙肝新药 GST-HG141 为历时三年系统研究遴选出来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即将进入 IND(临床注册申报)开发阶段。




根据公告披露内容显示,该药跟现有的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作用方式不同,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为全球创新化药 1 类(本人观点:这即意味着国内在全新作用机制/靶点乙肝新药研发领域开始正式发力)。GST-HG141 针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多个关键环节起作用,强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破坏乙肝病毒 cccDNA 病毒池的建立,削减乙肝病毒库储备(不过本人并未看到有关该药此前研究结果的公开报道)。而对乙肝病毒 cccDNA 的良好控制被认为是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的必要条件。

该药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PK(药代动力学)性质,因此适合口服给药,在临床前的多个种属间表现出了良好的 PK 性质,同时,在人体肝微粒体和肝细胞中未发现特异性代谢产物。这些有利的条件有助于将该药商业化与临床应用。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GST-HG141 在多个剂量组下均能显著降低血清的 HBV-DNA水平和 RNA 水平,并且展示了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与 TDF(替诺福韦)对比,中剂量组具有优效的抗病毒复制作用,与 TDF/ETV(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联用更可产生叠加效应。

GST-HG141 在多个细胞系中 CC50(致半数细胞毒性浓度)均大于 10 uM,展示了良好的细胞毒安全窗口。未观察到显著 hERG(心脏钾离子通道相关毒性)、CYP(细胞色素氧化酶 P450)抑制风险,体外 Ames 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和 micro-nucleuses test(微核试验)均呈阴性,GPCR(G 蛋白偶联受体)和 Kinase(激酶)的脱靶测试结果也显示 GST-HG141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该药预计将于 2019 年第一季度前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递交新药IND(临床注册申报),并将积极开展美国 FDA 的 IND 双报事宜,同时,公司表示会择机仅就海外权益单独融资和寻求海外合作开发伙伴。




另据福建省肝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公开公布的2018年度开放课题评审结果通知显示,国内企业南京天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对 ContraVir 公司的在研乙肝新药CMX157(现在正式名称:TXL)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展开研究工作(个人理解为仿制)。(相信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市场上多一个同等级别同类竞争对手的好处各位比我更清楚)

替诺福韦[ Tenofovir exalidex ,TXL™,以前也称为CMX157 ]是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的高强效前药,其体外研究的某些数据甚至优于现在的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个人理解:至少也是TDF的升级版)。该新型肝靶向前药结构能使全身循环水平替诺福韦降低,从而具有降低肾和骨副作用的可能性。

目前该药的2期临床工作基本完成,即将进入3期临床。


作者: 齐欢畅    时间: 2018-9-18 12:06

GST-HG141
作者: 齐欢畅    时间: 2018-9-18 12:06

国内企业南京天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对 ContraVir 公司的在研乙肝新药CMX157(现在正式名称:TXL)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展开研究工作(个人理解为仿制)。(相信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市场上多一个同等级别同类竞争对手的好处各位比我更清楚)

替诺福韦[ Tenofovir exalidex ,TXL™,以前也称为CMX157 ]是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的高强效前药,其体外研究的某些数据甚至优于现在的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个人理解:至少也是TDF的升级版)。该新型肝靶向前药结构能使全身循环水平替诺福韦降低,从而具有降低肾和骨副作用的可能性。

目前该药的2期临床工作基本完成,即将进入3期临床。
作者: 齐欢畅    时间: 2018-9-18 12:08

不错
作者: sky8989    时间: 2018-9-18 12:08

回复 Hepbest 的帖子

什么药进入3期?目前还没有药进入三期的吧,进入3期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 newchinabok    时间: 2018-9-18 12:23

本帖最后由 newchinabok 于 2018-9-18 12:24 编辑

我估计就是核衣壳类药物。me  too吧
作者: SK蜗牛    时间: 2018-9-18 16:24

回复 sky8989 的帖子

TXL明年即将进入三期临床,
作者: 春景    时间: 2018-9-18 17:37

看来这是一款核苷类药,和TDF,TAF属于一类药。
能进入三期,说明进度领先其他药物,能否最终上市,还得看3期研究的表现吧。
希望取得好的数据结果,拭目以待!其他在研乙肝药物太慢了,对大多数人来说,那个焦急啊!
作者: 齐欢畅    时间: 2018-9-18 18:40

ASL2018:ContraVir公布在研乙肝新药CRV431, TXL,CAMs两两联合用药测试结果
原创 2018-04-23 略晓薛 肝脏时间


预计慢乙肝功能性治愈需要靶向病毒生命周期多个互补阶段的药物联合治疗。CRV431是一种亲环蛋白抑制剂,可阻断HBV与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宿主亲环蛋白(cyp)的相互作用。如体外和小鼠模型中所示,CRV431能降低HBV DNA,抑制HBsAg,通过NTCP抑制病毒摄取并阻断HBx-cypA和HBsAg-cypA的结合。

Tenofovir Exalidex(TXL)是替诺福韦(TFV)新型前药,抑制HBV聚合酶,目前正在Phase 2期临床,药物设计模拟成溶血磷脂酰胆碱以利用天然脂质摄取途径实现肝内高浓度的替诺福韦二磷酸(TFV-PP),同时降低了与肾和骨骼毒性相关外周TFV浓度。

衣壳装配调节剂(CAM)阻断几个HBV复制步骤,包括前基因组RNA包装和cccDNA形成。ContraVir 公司研究人员研究了TXL,CRV431和原型CAM(BAY41-4109,DVR-56)联合用药的抗病毒活性。

在支持HBV复制的细胞系中测试TXL和CRV431,TXL和CAM以及CRV和CAM的联合用药:AD38, DE19 和 DES19。测试的药物浓度包括单个药物的EC50。测量的抗病毒效应终点因细胞系而异,包括细胞内 HBV DNA,细胞外 HBV DNA,细胞外 HBsAg 和 HBeAg。使用已发表的方法对终点进行定量。使用 Prichard-Shipman MacSynergy 和 Chalice 评估药物浓度对抗病毒作用。

通过对抑制的HBV DNA测量,CRV431和TXL,CRV431和CAMs,TXL和CAM组合的协同分数从加和到协同。所测试的组合都没有显示任何拮抗证据。细胞系在所测试的药物浓度范围内可行。

这些研究扩展了之前对CRV431和TXL之间协同作用的观察。此项数据表明,此前未进行测试的干扰HBV生命周期多个步骤和靶点的新型组合具有协同和叠加的效应。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组合没有显示出任何拮抗作用。

目前两种药物类别被批准用于慢性HBV治疗,核苷类似物和α干扰素。 创新药物和治疗策略对于实现HBV功能治愈至关重要。这些结果奠定了治疗策略的基础,包括TXL和/或CRV431作为功能治愈药物组合的基础。

作者: 齐欢畅    时间: 2018-9-18 18:41

春景 发表于 2018-9-18 17:37
看来这是一款核苷类药,和TDF,TAF属于一类药。
能进入三期,说明进度领先其他药物,能否最终上市,还得看3 ...

真正厉害的在后面,两两联合用药。
作者: 齐欢畅    时间: 2018-9-18 18:43


我个人觉得最牛的疗法就是,在病毒的复制的所有环节,都对病毒进行抑制,量不要大,形成协同作用,肯定能够大大抑制病毒。还有一点,对抗乙肝,患者的信心很重要。就我看到的几个治疗性疫苗,揭盲的结果和安慰剂组是几乎一样的,这也说明,如果患者能够保持强大的心理,坚信药物的作用,那真的是可以自愈,或者说临床治愈。
作者: sky8989    时间: 2018-9-18 22:38

回复 齐欢畅 的帖子

未来几年能功能性治愈就不错了,现在在研药物联合治疗成功的话,就能全部清除病毒,这也是最好的期待。病毒没除尽,最后不排除走向肝癌。刚才在乙肝交流版块看到一个人用恩替卡韦抗病毒30年,病毒已在检测下限,但还是得了肝癌。所以病毒除不尽,乙肝发展到肝癌是也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作者: 齐欢畅    时间: 2018-9-18 23:02

sky8989 发表于 2018-9-18 22:38
回复 齐欢畅 的帖子

未来几年能功能性治愈就不错了,现在在研药物联合治疗成功的话,就能全部清除病毒,这 ...

不要这么悲观,那种人毕竟是少数,那也可能是本身有癌症基因的人,比较容易得肝癌,如果你懂阴阳五行,这种人八字命理就是比较容易得癌症,消化系统疾病的。
那肺癌大多数是吸烟的,但有的人不吸烟,照样得肺癌,一个道理。
疾病治疗就是了,我本身是个不开朗的人,但我要求自己是乐观看待问题,如果你不得乙肝,也可能得其他疾病,所以我看好科技的进步,也看好未来治愈,至于时间,我觉得不需要很久了。
这个自己去感觉,他不是一种道理,就是自己的感觉和估计罢了,就试验结果而言,功能性治愈也不是难事,我选择积极乐观。但这个是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作者: sky8989    时间: 2018-9-18 23:13

回复 齐欢畅 的帖子

每天都关注你们发的最新前沿消息,每天都在期盼试验结果,谢谢你们!很感激!真希望那天到来,我们大家都治愈了。
作者: Fater    时间: 2018-9-18 23:31

我曾经看过一份跟踪调查研究结果,那些通过各种途径使得抗原转阴的人,并产生抗体的人,十年内,大约有六七成人的肝脏已经检测不到cccDNA了,也就是抗原转阴后,cccDNA自行完全消失的概率极大,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 齐欢畅    时间: 2018-9-18 23:51

Fater 发表于 2018-9-18 23:31
我曾经看过一份跟踪调查研究结果,那些通过各种途径使得抗原转阴的人,并产生抗体的人,十年内,大约有六七 ...

是的,可以耗尽,因为就算有整合dna也可以耗尽,因为干细胞再生不是通过肝细胞分裂,而是有母细胞分化而成,早上有篇文献里看到的。
作者: Fater    时间: 2018-9-19 08:49

回复 齐欢畅 的帖子

嗯,功能性治愈的药,大概过几年会出来,之后要么等完全治愈的药,要么给身体时间,让他自行耗尽cccDNA
作者: newchinabok    时间: 2018-9-19 09:23

齐欢畅 发表于 2018-9-18 23:51
是的,可以耗尽,因为就算有整合dna也可以耗尽,因为干细胞再生不是通过肝细胞分裂,而是有母细胞分化而 ...

整合hbv如果随人细胞遗传咧,咧,咧……?
作者: 齐欢畅    时间: 2018-9-19 11:55

庄辉:HBsAg消失是过度治疗吗?
作者:庄辉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7-07-18
导读
        
        2017年版欧洲肝脏病学会(EASL)《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建议,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治疗终点是:HBV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长期抑制、乙肝e抗原(HBeAg)消失 [有或无抗HBeAg抗体(抗-HBe)血清学转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 [有或无抗HBsAg抗体(抗-HBs)血清学转换]。关于核苷(酸)类药物(NA)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CHB)停药的推荐意见是:确证为HBsAg消失(有或无抗-HBs血清学转换)。这与美国肝病学会和亚太肝病学会2015 年CHB诊治指南的推荐意见一致。为何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是CHB理想的治疗终点?北大医学部庄辉院士撰文对该问题进行了解答。
        以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为CHB理想治疗终点会致过度治疗吗?
        2017年版EASL慢性HBV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五)
        北京大学医学部 庄辉
        HBsAg在HBV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HBsAg在免疫抑制中起主导作用
        每个HBV只需要约100个HBsAg分子作为它的外膜蛋白,HBV产生的HBsAg较病毒体所需要的约多10万~100万倍,有数百万HBsAg分子在血液中循环。
        HBsAg作用于T细胞,使其不能杀伤被HBV感染的肝细胞并清除病毒;作用于B细胞,使其不能产生中和HBV的抗体。即使宿主产生少量抗-HBs,但由于血液中存在过量的HBsAg,它可与抗-HBs结合,使HBV不被抗-HBs中和,继续感染新的肝细胞并不断复制,产生一代又一代新的HBV。
        血液中HBsAg水平高,宿主免疫损伤严重。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提示宿主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应答增强。
        有研究表明,HBsAg也可抑制宿主的固有免疫,抑制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9(TLR-9)和 干扰素-α(IFN-α)等的表达。
        持续HBsAg阳性,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风险升高
        由于HBsAg可抑制宿主免疫功能,导致HBV持续感染和HBsAg持续阳性,从而使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风险升高。
        我国台湾陈(Chen)等对146例HBsAg消失者(在HBsAg消失时,无LC、无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及 146名按年龄、性别、HBeAg状态和随访时间、以1:1比例配对的HBsAg携带者作为对照进行研究,2组随访时间分别为63.6个月和63.3个月。结果显示,HBsAg消失组中无1例发生LC、HCC和失代偿,而对照组发生5例LC、1例HCC和2例失代偿,2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
        香港地区袁(Yuen)等对298例HBsAg消失的CHB患者进行随访,中位数随访时间为108个月(范围为6.2~319.8个月)。50岁以前HBsAg消失者151例,50岁以后HBsAg消失者147例,前者中无1例发生HCC,后者中累计HCC发生率为4.8%(7/147例),2组显著差异(P=0.004)。
        法国穆卡利(Moucari)等报告,42例基线时有桥状纤维化或肝硬化(METAVIR法评分为 F3~4)CHB患者接受IFN-α治疗48周,19例HBsAg消失,23例HBsAg未消失。2组停药后随访期中位数为14年(范围为5~20年)。HBsAg阳性组HCC累计发生率为21.7%(5/23例),HBsAg消失组未发生HCC,差异显著(P=0.02)。
        韩国金(Kim)等报告,5409例CHB患者接受拉米夫定(LAM)或恩替卡韦(ETV)治疗,其中110例HBsAg消失,HBsAg消失后随访了287患者-年,仅2例基线时有LC患者发生HCC或死亡(年危险性为0.7%),明显低于经倾向评分匹配的HBsAg阳性患者(危险性比率为0.09,P<0.01)。
        HBsAg消失后停药,HCC发生率和乙肝复发率低
        中国香港地区司徒等报告,22例CHB患者经NA治疗后获HBsAg消失,停药后随访期中位数为40.2个月(四分位数范围21.4~58.7个月),95.5%(21/22例)的患者HBsAg持续阴性,仅1例(4.5%)复发。
        意大利法莎诺(Fasano)等报告,590例HBeAg阴性CHB患者接受NA治疗,24 例(4.1%)于治疗103个月(中位数,范围为22~180个月)后HBsAg消失,再巩固治疗12个月(中位数,范围为0~70个月)后停药。在停药后第1年内,每1~3个月检测1次HBsAg、抗-HBs、HBV DNA和ALT,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停药后随访期中位数为24个月(范围为6~180个月),未发生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
        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停药时的HBsAg水平与预后相关
        韩国研究:停药时HBsAg水平<2 log10 IU/ml的患者未发生临床复发
        韩国李(Lee)等报告,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ETV治疗至HBeAg消失、HBV DNA检测不到;HBeAg阴性CHB患者治疗至HBV DNA检测不到后,再巩固治疗至少1年。
        随访(20.8±19.9)个月,临床复发标准为HBV DNA>2000 IU/ml,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结果显示,在停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28例停药时HBsAg水平>3 log10IU/ml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5.4%、55.7%和83.4%;11例停药时HBsAg水平>2 log10IU/ml、但≤3 log10IU/ml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8.2%、28.4%和28.4%;而5例停药时HBsAg水平<2 log10IU/ml的患者中,无1例发生临床复发。
        中国台湾研究:停药时HBsAg<150 IU/ml、且年龄<50岁者的累计病毒学复发率低
        中国台湾陈(Chen)等报告,采用LAM 对HBeAg阴性CHB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89.3±35.9 )周(范围为52~243周)。停药后随访至364周,病毒学复发的标准为间隔3个月的连续2次检测中,HBV DNA>2000 IU/ml。
        停药时HBsAg>1000 IU/ml组、200~1000 IU/ml组和<200 IU/ml组的病毒学复发率分别为84.6%(33/39例)、88.9%(32/36例)和6.7%(2/30例),停药时HBsAg<200 IU/ml组的病毒学复发率显著低于前2组(P<0.001)。
        停药时HBsAg水平和年龄与病毒学复发相关。随访至停药后156周,停药时HBsAg≥150 IU/ml组(124例)、HBsAg<150 IU/ml且年龄≥50岁组(20例)和HBsAg<150 IU/ml且年龄<50岁组(25例)的累计病毒学复发率分别为77.6%、45.5%和4.5%,停药时HBsAg<150 IU/ml且年龄<50岁组的累计病毒学复发率显著低于另2组(P<0.001)。
        中国香港研究:
        停药时HBsAg≤100 IU/ml、且下降>1 log10IU/ml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较高
        香港陈(Chan)报告,用LAM治疗HBeAg阴性CHB,停药时的HBsAg水平和下降幅度与停药后12个月时持续病毒学应答有关。
        53例HBeAg阴性CHB患者接受LAM治疗(34±23)个月(范围为12~76个月),停药后随访(47±35)个月,5例停药时HBsAg≤100 IU/ml,且下降>1 log10IU/ml为A组,8例停药时HBsAg≤100 IU/ml或下降>1 log10IU/ml为B组,40例停药时HBsAg>100 IU/ml且下降≤1 log10 IU/ml为C组。
        A组、B组和C组患者中,停药后12月时的HBV DNA≤200 IU/ml者分别为0(0/40例)、50%(4/8例)和100%(5/5例),停药时HBsAg≤100 IU/ml、并且下降>1 log10IU/ml的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较高。
        慢性HBV感染者肝细胞中存在HBV DNA整合不影响HBsAg消失
        肝细胞更新不是或主要不是由原来的肝细胞产生,支持HBsAg有可能消失
        HBV肝细胞内复制过程中,病毒的双链线状DNA (DSL DNA) 整合至肝细胞DNA较为普遍。
        马松(Mason)等检测26例HBV慢性感染者 (14~39岁) 的肝细胞HBV DNA整合位点,其中免疫耐受期9例,HBeAg阳性免疫活动期10例,HBeAg阴性免疫活动期7例,检测到HBV DNA整合位点分别为208个、195个和97个,提示在含5×1011肝细胞的肝脏中,至少约有5×106HBV DNA整合位点,其中整合的HBV S基因DNA可转录为mRNA,翻译HBsAg并释放至血液中。
        有人认为,此种HBV DNA整合的肝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肝细胞,现行抗病毒治疗不能清除由HBV DNA整合的肝细胞产生的HBsAg。据此认为,将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作为CHB理想的治疗终点会导致过度治疗。因此,提出HBV DNA检测不到,HBV RNA持续阴性,HBsAg低水平阳性可停药。
        马拉托(Malato)等应用原位肝细胞溯源模型研究成年小鼠肝细胞形成机制发现,在正常的成年小鼠肝脏,所有新生肝细胞均来源于原来的肝细胞。但用用异氟烷麻醉,在无菌条件下切除2/3肝脏或四氯化碳对成年小鼠进行慢性中毒试验时,新生肝细胞则来源于肝祖细胞。
        王(Wang)等报告,肝小叶中心静脉周围有一群增殖的、自我更新的细胞称为周围细胞,这些细胞可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完成肝细胞的更新。
        图尔纳(Turner)等报告,新一代肝细胞是由干细胞至肝母细胞再到肝祖细胞分化产生。这些肝祖细胞不被HBV感染,只有成熟的肝细胞才能被HBV感染。如果CHB患者的新生肝细胞来自于肝祖细胞或周围细胞,不是由原来的肝细胞 (包括HBV DNA整合的肝细胞) 分裂产生,则在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HBV复制被持续抑制,加之肝细胞生命周期约100天,每天约1%肝细胞 (包括HBV DNA整合的肝细胞) 死亡,则随着时间延长,HBsAg有可能消失。
        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显示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治疗可获得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队列研究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表明,虽然肝细胞有HBV DNA整合,但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和抗病毒治疗有可能使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
        1. 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一般人群HBV感染流行率为34.28%,即4.456亿人曾感染HBV,但HBsAg流行率仅为7.18% ,即只有0.93亿人携带HBsAg,79.1% 已获得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
        2. 我国曾于1992-1993年和2003年先后2次检测1863例HBsAg携带者,11年后,其中341例 (18.30%) HBsAg消失。
        3. 曾(Tseng)等对2121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随访,其累计生命时间 (28~75岁) HBsAg消失率为50.4%。刘(Liu)等 随访2946例慢性HBV感染者48 149.1 人-年,累计HBsAg消失率为18%。冯(Fung)等对775例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于HBeAg消失后随访1年、5年、10年、15年、20年和25年,HBsAg消失率分别为0.3%、1.3%、3.0%、8.9%、15.7%和23.6%;该775例患者分为3组:A组HBeAg自发消失且不需要治疗;B组抗病毒治疗导致HBeAg消失但不需要再抗病毒治疗;C组HBeAg消失后仍需继续抗病毒治疗。随访至HBeAg消失后25年,该3组的HBsAg消失率分别为38.0%、14.9%和 0%。
        4. 多项研究报告,慢性HBV感染者每年HBsAg消失率为0.5%~1.4%;非活动性HBV感染者每年HBsAg消失率为0.5%~1%。
        5. 应用IFN-α治疗CHB患者的抗-HBs转换率<10%;NA治疗3~5年,HBeAg阳性患者的HBsAg消失率为0%~10%,HBeAg阴性患者的HBsAg消失率为<1%。
        这些研究提示,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治疗,可以获得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
        小结
        基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HBsAg在HBV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抗病毒治疗至HBsAg消失,停药后HCC发生率和乙肝复发率低;抗病毒治疗停药时HBsAg水平低,预后相对良好;虽然CHB患者的肝细胞HBV DNA整合较为常见,但新一代的肝细胞不是或主要不是由原来的肝细胞 (包括HBV DNA整合的肝细胞) 产生,因此,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治疗可使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
        各国新版CHB诊治指南建议将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作为CHB理想的治疗终点是正确的,不会导致过度治疗。
        详见《中国医学论坛报》2017年7月6日D1-2版
作者: SK蜗牛    时间: 2018-9-19 12:55

回复 春景 的帖子

TXL已经可以明确会上市了,年初美国FDA已经批准TXL进行商业开发,
作者: SK蜗牛    时间: 2018-9-19 13:00

回复 sky8989 的帖子

你的理解是错误的,那这么说没有乙肝一样会得肝癌,表抗清除意味着发生严重肝病的几率大幅度降低,全球有将近2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只要乙肝家检查第五项是阳性就意味着感染过乙肝,另外有个问题你又分析过个人的生活习惯吗?就算表抗清除了生活不节制一样不行
作者: SK蜗牛    时间: 2018-9-19 13:04

回复 Fater 的帖子

其实说白了,表抗清除重在是逐渐回复自身免疫力,如果没有新的病毒在感染新的肝细胞,那么时间一长,感染有CCCDNA的肝细胞会自然的死亡,因为细胞也有生命周期的
作者: Hepbest    时间: 2018-9-19 16:08

回复 SK蜗牛 的帖子

是的,从理论上说,是这样的,大约需要50年左右。

因而,在50-55岁自然表抗转阴的战友,是一个年龄转阴的高发期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