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足量的抗体,就能够高枕无忧永远不会感染乙肝么?
健康成年人有乙肝抗体的话,一般不用担心被感染。
由乙肝表面抗原变异造成“免疫逃逸”---使有抗体的人感染乙肝,属于小概率事件。
不应该杞人忧天。
抗体与抗原(乙肝病毒),存在敌我双方数量上的较量。
没有病毒携带者的家庭,平时接触不到抗原的话抗体会随时间而逐步递减。当然遇到抗原入侵时抗体会迅速增多的。
有病毒携带者的家庭,在少量抗原的不断刺激下,会使抗体一直保持较高的数量。
需要提防的是抗原的大举进攻,比如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者移植了病毒携带者提供的脏器。这时体内抗体是抵抗不住大量抗原进攻的,而发生“输血后肝炎”。
表面抗原阴性,而核心抗体阳性的,乙肝痊愈者的血液中仍然含有少量乙肝病毒。如果大量输入健康人身体中,也会发生“输血后肝炎”。
输血后肝炎的一个民事案件,最终受害者获赔(23113+883)元!!!!
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12/id/1156374.shtml
老王说自己有足够的抗体,注射一公斤病毒也不会感染乙肝。
多谢斯蒂芬老师在6楼提供的论文,以及更加严谨的表述。
因为自己属于OBI群体,所以对相关内容比较关心。
OBI献血者造成的“输血后肝炎”确实概率非常低。
但是OBI相关研究不能忽视。
有关对OBI的相关研究近几年显著增多。
国外已经着手调整献血者筛查HBV的方案。
国内还在讨论阶段中。
日本红十字会的献血筛查HBV情况(2012年8月之前)
[attach]497254[/attach]
基于以下4点原因
1,OBI相关输血后肝炎的感染数不断增多。
2,OBI相关的输血感染频度很低,但是一旦感染有引起重症肝炎的风险。
3,很难筛查出来源于OBI的捐献器官中感染性特别高的群体。
4,核心抗体阳性献血者占全体献血者的1.31%。
日本红十字会从2012年8月开始不再使用核心抗体阳性(Anti-HBc-reactive)的献血。
也就是说只要捐献者核心抗体阳性(无论表面抗体滴度是多少),血液和器官都不被使用!!
考虑到国内现状,完全排除核心抗体阳性者是比较困难的。
[attach]497255[/attach]对HBV筛查发展阶段是
A筛查表面抗原⇒B筛查表面抗原以及核心抗体⇒C排除核心抗体阳性者
发达国家的情况 在B阶段,有些进入C阶段
我国的情况 停留在A阶段,正在探讨有没有进入B的意义。
我是外行,如果对国内情况理解有误,请拍砖。
老王是内行,但好像一直没给我啥像样的业内意见,还屡屡有错误观点。
作者
摘要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我国进行献血者进行乙 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筛查的唯一强制性指标.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OBI)可能因为筛查而被漏检,影响输血安全.文献报道的献血者中OBI发生率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为(0.2~111)/10万.HBV高流行国家和地区中,OBI发生率亦相对较高.OBI献血者可将HBV传播给受血者,乙型肝 炎核心抗体(anti-HBc)呈阳性的OBI献血者,通过血液制品传播HBV几率较大,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呈阳性的OBI献血者, 通过血液制品传播HBV几率相对较低.OBI献血者的HBV感染性与输注血液制品中血浆量、病毒载量及受血者免疫状态有关.为降低OBI献血者导致的 HBV传播风险,在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的同时,可使用核酸检测,尽可能降低献血者核酸检测的血液样品数;HBV低流行地区,则合并anti-HBc 筛查即可.笔者拟就OBI献血者与受血者接受其输血后HB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探讨OBI献血者血液成分对受血者的影响,揭示OBI对 输血安全的影响.
收起
出版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5, 38(5)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供血者 /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 / 输血安全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我国进行献血者进行乙 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筛查的唯一强制性指标.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