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看了半年财报,感觉乙克是彻底没戏了,是在拖时间。 [打印本页]

作者: cx11    时间: 2014-9-7 23:22     标题: 看了半年财报,感觉乙克是彻底没戏了,是在拖时间。

(2)生物医药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有海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投资")25%的股权,海泰投资持
有上海海泰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药业")61.598%的股权,海泰药业下属控股子公
司分别为上海复旦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泰金芯生物分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报告
期内,其主要项目进展如下:
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院士研究团队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赵铠院士研究团队共
同合作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个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乙克),乙克第一阶
段Ⅲ期临床试验至2010年12月完成518名有效病例的随访。经统计,乙克注射12剂具有
良好的安全性。患者E抗原血清转换率乙克治疗组与氢氧化铝组无统计学差异,均高于未
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自然转换率(7%左右)。但经乙克治疗后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的患者中,59.6%患者病毒载量降至临床阴性,84.4%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表面抗原水平下降,肝组
织活检及细胞免疫均出现炎症缓解等。为进一步确证疗效。2013年5月,Ⅲ期临床第二阶
段临床试验启动,计划招募480例慢性乙肝患者。不同于第一阶段临床试验,本次试验对慢
性乙肝患者共进行6剂乙克注射,治疗期半年,治疗后随访六个月,同时在部分患者中观察
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临床试验由北京地坛医院牵头,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全程监督,
在全国21家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展开。预期到2017年完成,如疗效得以确认,将在2018
年申报新药。截至2014年6月30日,已完成50例病例入组,以及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的标
准化。"乙克"项目已列入"十二五"重大专项,继续得到国家资助。
作者: 国家代表    时间: 2014-9-8 08:02

早就没戏了
作者: 肝肠欲断    时间: 2014-9-8 10:51

不是2011年就宣布没戏了吗?
作者: 肝肠欲断    时间: 2014-9-8 10:56

怎么2013还有试验,2014还继续得到国家的资助?到底是什么情况?
作者: 肝肠欲断    时间: 2014-9-8 10:57

还有戏?
作者: tesla    时间: 2014-9-9 18:57

后期都是在骗研究经费了,唉,可悲啊!国内的研究环境就是这个鬼样子,还有什么希望?
作者: MP4    时间: 2014-9-9 23:53

tesla 发表于 2014-9-9 18:57
后期都是在骗研究经费了,唉,可悲啊!国内的研究环境就是这个鬼样子,还有什么希望? ...

不是骗经费,外国都这样

作者: 随心柳    时间: 2014-9-10 10:44

回复 MP4 的帖子

很多坛友所谓望之深,恨之切.希望每个新药都有效,都立刻上市.
怀着成王败寇的观点,对待科学研究是有点苛刻了.

作者: oldtomcat    时间: 2014-9-11 20:10

好像之前就完蛋了

作者: 林伍伍    时间: 2014-9-11 20:45

哈哈,在2007年CCTV1和香港翡翠台黄金档新闻就报道乙克,我天朝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
作者: StephenW    时间: 2014-9-11 20:48

本帖最后由 StephenW 于 2014-9-11 20:49 编辑
肝肠欲断 发表于 2014-9-8 10:56
怎么2013还有试验,2014还继续得到国家的资助?到底是什么情况?

闻教授相信她的治疗性疫苗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乙克注射12剂是太多剂. 所以"不同于第一阶段临床试验,本次试验对慢性乙肝患者共进行6剂乙克注射,治疗期半年,治疗后随访六个月,同时在部分患者中观察
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为什么12剂是太多剂?  一位专家说这一个解释: "乙克"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免疫复合物, 该免疫复合物
具有非常免疫原性(immunogenic), 所以太多可以“累死”免疫系统 (好像太多的血清HBsAg/ HBVDNA).

这次试验观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HBV specific T cells).这将证明乙克是否有效, 时机和剂量也是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闻教授是国际众所周知和受人尊敬的.








作者: 林伍伍    时间: 2014-9-11 20:52

这年头啥行业都有回扣拿,你方便我,我方便你!你懂的!
作者: MP4    时间: 2014-9-12 00:57

StephenW 发表于 2014-9-11 20:48
闻教授相信她的治疗性疫苗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乙克注射12剂是太多剂. 所以"不同于第一阶段临床试验,本 ...

是""安慰""剂效果太好,很意外

作者: MP4    时间: 2014-9-12 01:09

林伍伍 发表于 2014-9-11 20:52
这年头啥行业都有回扣拿,你方便我,我方便你!你懂的!

含沙射影

作者: MP4    时间: 2014-9-12 04:02

随心柳 发表于 2014-9-10 10:44
回复 MP4 的帖子

很多坛友所谓望之深,恨之切.希望每个新药都有效,都立刻上市.

恐怕不是成王败寇的问题,而是绝大部分坛友和很多医生缺乏科研基础导致的
免疫系统很复杂,上百种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有待了解,所以国家投入是很合理的,而且是难得的真人试验,不是小动物,这样的研究要大力支持才对。


从现有干扰素治疗的良好效果,到PD.1系免疫治疗癌症及感染的神奇功效,都可以知道免疫治疗是很好的研究方向。

外国也曾多次研究不太理想,但现在吉列德也在研究乙肝治疗性蛋白疫苗,虽然吉列德手持替诺福韦。吉列德也很清楚,单靠核苷酸抗病毒搞不定cccDNA,必须考虑免疫治疗等其他办法。



作者: StephenW    时间: 2014-9-12 04:47

本帖最后由 StephenW 于 2014-9-12 04:49 编辑

回复 MP4 的帖子

是""安慰""剂效果太好,很意外 - 你是对的. 闻教授和她的小组已做了
动物研究,表明明矾本身引起炎症. 这是另一个原因她认为YIC不是一个失败的.但她也认为,多次YIC注射后会导致免疫疲劳.

Immunology Letters
Responses to multiple injections with alum alone compared to injections with

alum adsorbed to proteins in mice

Xuan-Yi Wang a,b, Xin Yao a, Yan-Min Wan a,c, Bin Wang a, Jian-Qing Xu a,b,c, Yu-Mei Wen a,∗  

a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Medical Virology, MOE/MOH,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PR China
b 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PR China
c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PR China

作者: atu1008    时间: 2014-9-12 08:34

本帖最后由 atu1008 于 2014-9-12 08:47 编辑

乙克在取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是一个骗局,而且是不怎么高明却很实用的骗局。一个没有经过临床验证的乙肝药物,凭什么取名为乙克?影都没有的事情,就攻克乙肝了?正常药物取名都是研发代码或者化学名,有谁会对一个没影的新药物这样取名的?
这明显就是利益趋向,在试图进行浑水摸鱼。在骗术里,这是最广泛的一种,算不上高明,但是在中国却非常有效。因为中国没有脑子的愚昧人士,不在少数,论坛里就可见一斑。
乙克最终的结果就是无疾而终。这是这类骗局的通常结果,画个大饼,骗上几把,然后拖上一二十年,不死不活的吊着,慢慢淡出,最典型的中国式的冷处理。
不要试图和我说闻教授怎么样怎么样,在这个项目上,从取名的那一刻,她就背离了对科学应该持有的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一个从一开始就背离了严谨的项目,其过程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一个药物研发的得失,确实是不应该苛求的,但这是针对正常态的科研项目。乙克,算吗?到底是什么心态和利益驱动下才会把一个完全没有药效验证的药品取这个名字。
闻教授现在可曾为乙克这个名字感到羞耻?
正常的药品研发,无论成败都是英雄,成功本身就是在失败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但是国内这类根本就是以利益,尤其是以科研经费和短暂金融市场盈利为目标的项目,可以划入研发之列吗?研发项目是研发项目,骗局是骗局,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去把两者混为一谈,只能标显自己的愚昧

作者: atu1008    时间: 2014-9-12 09:05

这种骗局最后的结果就是数据表明有效,但是同时又出现某种不可测的意外干扰数据,这样可以排除骗的赤裸裸形象,而进入某种多方都可以接受,脸上也过得去的温情状态。
乙克现在的数据表明有效,但却同时出现安慰奖同效数据干扰,就是最优的结局。本来大家都可以温情收场了,你懂,我懂,大家懂,一笑而过就行了。如此完美的结局却经不住一些不解风情的人的糟蹋。
敬请诸位怀着敬仰之心坐观欣赏这一完美布局,不要再这么不和谐了。高山流水之下做知音,不要做俗不可耐之事
作者: MP4    时间: 2014-9-12 11:04

atu1008 发表于 2014-9-12 08:34
乙克在取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是一个骗局,而且是不怎么高明却很实用的骗局。一个没有经过临床验证的乙肝药物 ...

二、关于药品商品名问题
  (一)新药拟使用商品名,应当由药品生产企业在申请新药注册时一并提出。

印发关于药品注册管理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国食药监注[2003]367号

再看看境外的名字

干安能
干适能
贝乐克


再看看英文

Heptodin 贺普定

Hepsera 贺维力
hepar 医学肝脏


作者: atu1008    时间: 2014-9-12 11:23

哈哈,继续秀下限,你至少要举个合适的例子吧
乙克的关键不是“乙”,而在于“克”。现在克了吗?
作者: MP4    时间: 2014-9-12 12:02

atu1008 发表于 2014-9-12 11:23
哈哈,继续秀下限,你至少要举个合适的例子吧
乙克的关键不是“乙”,而在于“克”。现在克了吗? ...

做完临床试验才知道
出生时安个名字,长大后帅不帅看命



作者: atu1008    时间: 2014-9-12 12:32

哈哈,好解释,反正先凭名字捞钱,捞够了,管他能不能大
作者: MP4    时间: 2014-9-12 13:13

atu1008 发表于 2014-9-12 12:32
哈哈,好解释,反正先凭名字捞钱,捞够了,管他能不能大

没有批准开卖又怎捞钱?临床试验是要给受试者营养费的,搞新药研发的都很清楚这每天都是烧钱如流水的,一场临床试验都以百万为单位投入的

作者: kite2002005    时间: 2014-9-12 13:55

回复 MP4 的帖子

如果成功的话,赚起来是亿为单位的。。。

作者: MP4    时间: 2014-9-12 14:19

kite2002005 发表于 2014-9-12 13:55
回复 MP4 的帖子

如果成功的话,赚起来是亿为单位的。。。

如果不成功呢?亏多少?这年头有钱的都做房地产去了,两年赚双倍

冒十多年的风险去做药,最后可能血本无归,一直不批。
国内就有一家治疗性疫苗国家一直不批,压了很多年。

作者: kite2002005    时间: 2014-9-12 16:11

本帖最后由 kite2002005 于 2014-9-12 16:14 编辑

回复 MP4 的帖子

如果是零八零九年的话,绝对是房产赚钱,但现在已经没这么夸张了吧?再说房产泡沫够大了,如果不压制,崩盘早晚的事情,就像当年的日本,现在的经济趋势,我是不看好房产了,而是医疗。

作者: 肝肠欲断    时间: 2014-9-12 18:16

有科研经费的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