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作为东方的国际大都会,不但在国内人所共知,在整个世界,了解的人恐怕也不少,但上海还有一个下海,大概即便是久居上海的土著“阿拉”,也可能只有少数人才知道了。 下海,最初我是从《上海滩》杂志上知道的,那一年,毛主席他老人家来上海视察,兴致高时,向上海的陪同人员提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上海还有个下海么?顿时举座哑然。还是老人家自己提供了答案,他斩钉截铁地说:有。老人家真是知识渊博,无人可及。 对老人家的话要举一反三。为此,我特地查到了下海的确切地址。那是在虹口区海门路一带。早年间,苏州河(当时还叫吴淞江)两岸有十八个浦。浦者,小河也。南岸有个浦,叫上海浦,后来建镇,叫上海。北岸有个浦,叫下海浦,后来几经变故,成了现在的海门路。 最近,我又了解到,下海这个地方,还有一座下海庙,这庙就在海门路一端。据史料记载,下海庙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那时候,从现在的东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带全是渔村。渔民出海打渔,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有这座小庙应运而生。造神总是出于某种需要。后来,这一带的地名也与此有关了。比如提篮桥就是渔民手提装着香烛的篮子,过桥去下海庙烧香而得名。 但传说中下海庙的起因并非如此。据说,早年间,洛阳的河水很急,有位姓蔡的书生中状元后准备在河上造桥。但几根桥桩怎么也打不下去。仙人指示:去找夏海,把他绑在桥桩上一起打下。蔡状元依法炮制,桥始建成。一日,一位上海商人在这里乘船遇险,经祈祷后平安。晚上得一梦:夏海要其回乡后为他建庙一座。商人就在下海建了座庙,叫下海庙。为此,下海庙又叫夏海庙,以我的看法,传说毕竟是传说,下海庙这个名字更切合实际。 下海庙建成后有过两次兴废:抗战初期,被日军炮火焚毁后重建;“文革”中,庙产被占用,师太被气死,直至改革开放后,重新整修,在1991年又恢复旧观对外开放。现在,下海庙有前殿、后殿和东偏殿。前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和地藏。后殿及东偏殿分别供奉西方三圣、千手观音、天妃娘娘等。殿的规模都很小,是佛国中的小户人家。特别是后殿,是从前殿上搭建出来的。说是滚地龙过分了,说棚户区有点像,最合适的比喻是犹如居民新村里的违章建筑! 现在,这“违章建筑”包括整座下海庙都要拆除重建了。新的下海庙将从现在的不到2000平方米扩建到近5000平方米。计划建有三进,前进为天王殿,左右钟鼓楼;后进为藏经生活综合楼;中进为大雄宝殿。现在第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大雄宝殿高大庄严,综合楼也十分气派。第二期工程的图纸也已出样,看上去美奂美轮。待这期工程完工,下海庙就脱胎换骨气象非凡了。 气象非凡的下海庙不但是佛教的一个活动场所,也将是虹口区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
文下载,图自拍。 |
文下载,图自拍。 |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