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College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昆虫系主任沃尔特·S·利尔(Walter S. Leal)没有参与该项研究,但他表示,“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在《科学》杂志上撰文的研究员文子·瓦达-胜间田(Ayako Wada-Katsumata,音译)、朱尔斯·西尔弗曼 (Jules Silverman)、科比·沙尔(Coby Schal)都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他们着手解释了一个著名的现象:一些德国小蠊群体(就是那些公寓住户在夜间看到在厨房里快速跑来跑去的蟑螂)能避开裹有葡萄糖的毒饵。
国家害虫管理协会(National Pest Management Association)昆虫科负责人吉姆·弗雷德里克斯(Jim Fredericks)称,西尔弗曼博士发现,这种行为“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也就是灭虫师,即今天倾向于被称为害虫管理专家的人,开始使用毒饵代替喷药来作为除蟑的主要办法之后不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行业研发了新诱饵,但蟑螂行为的变化在当时是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