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2     标题: 人生

有时候,静静地回望父辈们走过的路,不由感慨我们这辈人的脆弱。

父亲家弟兄五个,我爸爸是老大。爷爷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我奶奶把他们弟兄五个一手拉扯大。据说,爷爷活着的时候,也属于那种游手好闲、肩上从来挑担、心中从来不装事儿、吃了上顿从不管下顿的主儿。

我爸小时候很聪明,成绩很好,但我奶奶一个单身女人带着5个男娃,天天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了。是我三舅爷怜惜外甥,看我爸聪明,不舍得让他那么早辍学,咬牙帮他攒足一季季的学费,让我爸竟然读到了高中。

初中时,我爸曾经得了一场大病,休学了一学期。他在家靠着自学,硬是把所有功课都补了上去,期末参加考试竟然门门还在八九十分。这样,重新开始上学后,他和未休学的人一起升进了新年级,而不用多交一年的学费。

后来,我三舅爷身体不好了,我爸只好辍学。那年,部队来村里征兵,我爸爸就去报名去参加。征上以后,在部队呆了3年。后来退伍后,我爸爸又回到了村里。这时,我二叔已经结婚,但也是穷得叮当响。家里,还有3个十几岁大的半大小子(我三叔、四叔、五叔)。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话一点不假。我爸像父亲一样,开始挑起家里的重担。这时,填饱一大家人的肚子是根本,我父亲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

等到我爸结婚那年,已经30多岁了。村里其他同龄人的孩子早就都会打酱油了。

我姥姥家离我奶奶家有十几里地远,我姥姥曾经听人说起过我爸爸,很看重我爸爸的为人,非要把我妈许给我爸。但我妈不愿意,在相亲的路上曾经逃跑过两次。如花似玉的姑娘,谁愿意嫁给一个比自己大七八岁的男人呢?

事实上,我爸比我妈大11岁。当初为了相亲,只能瞒报年龄。虽然我妈最开始的时候百般不情愿。但最后,她还是跟了我爸。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2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我母亲家里的情况。
我姥爷同样去世的很早,在我妈三四岁的时候就抛下老婆、3个儿子和1个女儿仙游了。

但我姥爷和我爷爷大不相同。我爷爷属于很不争气、责任心也不强的男人,我姥爷则很有头脑,之前一直在镇上经营小本生意,据说是卖点包子油条豆腐脑之类的。

我姥姥和我奶奶也很不相同。我奶奶属于那种最淳朴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本分、实在,没见过太大世面,也不敢奢想很多。我姥姥则不同。据说,她曾是个大家闺秀,家族没落了,她带着一个孩子(我大舅)流亡到了我们镇上,无奈才嫁给了我经营小本生意的姥爷。

所以,我姥姥的眼界、决心、魄力和忍辱负重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我姥爷去世之后,我姥姥同样独身带着4个孩子,省吃俭用过日子。日子很是清苦。

这里说一下,我奶奶家是贫下中农,我姥姥家是贫农。可想,都是家中无男人,一个女人撑起一家人,我奶奶家还没啥吃,我姥姥家该有多苦。

我大舅同样成绩很好,且非常刻苦。高中毕业后,为了供应我大舅上军校,我姥姥做了一个很惊人的决定,把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全部打包送去我大舅所在的学校。然后,家里就什么吃的也没有了。

接下来,我姥姥就带着剩下的三个嗷嗷乱叫的孩子,去地里找能吃的任何东西。有时候,也去左邻右舍家求吃的,受了很多村里人的白眼。饿的很了,我二舅就领着我三舅和我妈去偷别人地里的东西吃。

就这样,我姥姥把我大舅的大学硬是供了出来。我大舅毕业后,分到了部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能力,开始拉扯我二舅,让他到部队去帮忙做饭还是养猪(记不清了)。

这里再说说我二舅,他很像我姥爷,心眼活泛,眼神一转就是一个点子,且豁得出去、收得回来。这与我大舅不同,我大舅为人谨慎,稍显呆板,估计是更像我姥姥的第一个男人。

我二舅到部队混了几年后,眼界开阔了,他的人生慢慢的也开阔起来。但这是后话,我暂时也不打算去讲。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2

我妈嫁过来之后,经常一做饭就是一大锅,烙烙馍得烙一下午,才轮到自己吃。家里的弟兄都在最能吃的阶段,饭量个个如狼似虎。(我父亲家里除了我二叔,由于穷,其他人几乎都在30多才娶亲)

后来,我们跟随爸爸到了一个新开的矿山。爸爸在队里慢慢当上了支书,我们的情况开始慢慢的好起来,我四叔、三叔在爸爸的介绍下也相继来到了矿上上班,脱离了农村地里刨食的生活。只有我三叔,由于已经在家结婚生子,没有出来。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3

时间走啊走的,就走到了80年代。

这时候,我妈已经在矿服装厂上班了很久。每天起早贪黑,忙个不停,还要照顾我们兄妹三人,日子很紧张也很辛苦。无数次,妈妈在我们睡了之后,踩着缝纫机吱吱呀呀地赶制衣服或者绣被罩床单(服装厂按件计发工资)。早上,我们还未醒来,妈妈已经将早饭做好,一边督促我们穿衣服。一边提醒我们早点去上学,路上注意安全。

妈妈脾气比较急,心气又比较高,所以对我们兄妹的要求也比较严格。除对学习成绩有要求外,还要求我们待人处事大大方方,做事有计划,头脑灵活,有眼色。这最后两点可真是太难了,我们兄妹三人几乎都没遗传到姥爷身上的这点特质,反倒是遗传到了爸爸家族里甘于平淡、本分踏实、不会看人脸色的特点。

有时候,我们成绩不好或者调皮捣蛋犯了错误,妈妈会很生气。有时候实在忍不住也会打我们。当然,我从没挨过打,但我大哥、二哥没少挨打。

如果说我妈在教育孩子中扮演着“黑脸”的话,我爸爸扮演的就是“白脸”。

父亲很少批评我们,对孩子教育多采用无为而治的态度。再加上爸爸性格平和,为人豁达,几乎从来不打孩子,所以从小到大,我们兄妹三个都很喜欢爸爸。

父亲上班需要三班倒,有时候是8点班(8:00-16:00),有时候是4点班(16:00-24:00),有时候是夜班(0:00-8:00)。但休息的时候倒也不是很忙,经常给我们讲故事,有时也陪我们做游戏。爸爸的故事讲得特别好,很多典故信手拈来。去舅舅家串亲戚时,表哥表姐们都是一见面就亲热地喊“姑父,快来给我们讲个故事”。在家里讲时,也总有一群邻居家的小孩围在旁边呐喊助威。

父母一年四季都在忙着,周末空闲或者四月草长莺飞的时候,也会带我们去郊游。那年代,所谓郊游,就是小城四周转转,剜个野菜,勒点槐花(可以生吃或晒干吃),采点桃杏梨花什么的。但这时候,我们往往很兴奋,会在野外像狼一样嗷嗷大叫。

那时候,年少无忌,我们无忧无虑地生长着,并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只是理所当然地接纳着,吸取着他们的爱,也接受着父母恨铁不成钢时的打骂。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3

孩子大了,总是要叛逆的。

渐渐地,我们开始不喜欢妈妈那种严格的要求,唠叨的爱,当然也看不到她日夜为家庭的付出,更看不到头顶上慢慢增长的白发,而是,开始了向父母争取平等和自我主张。

于是,这时候与父母的冲突特别多。

尤其是我大哥,他从小就主意特别大,调皮捣蛋,打架斗殴,早恋,几乎什么都做过。最严重的一次,我爸妈把他吊起来打。其他的用皮带打,用手打,好像就更是家常便饭了。但每次打完,我妈妈都要坐在我大哥面前,把道理一点点地掰碎了讲给他听,正讲讲,反讲讲,有时一讲好几个小时,有时会讲到深夜。

所以我大哥虽然犯错误比较多,但总能接受我妈的劝导,也只有我妈的话他能听进去。

再说一件事儿。

我小学6年级的时候,总梦想成为一名探险队员,于是我们比较要好的三个女孩子自己成立了一个“雪鹰探险队”。经常在某个周末,我们东南西北地随便指一处隐隐约约的山影,于是就开始准备东西出发。当然是步行了,见山翻山,见河过桥,直到感觉到了目的地,再修正一下步行返回。

直到有一天,我们去的地方太远,回来的时候由于已近黄昏,到处影影绰绰,我们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后来,我们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大叔。他本来骑着自行车在走,看到我们后,马上下了车,弄清情况后,便推着车子步行随我们走了很远,直到把我们送到车来车往、有灯的大路上,才重新骑车回家。路上,他不停地说:“你们几个小姑娘咋这么大胆?这附近有很多外地工人,万一出点事情可该咋办呢?”临走前,他又再三交代:“赶快找个地方,给你们父母打个电话,估计他们都急死了!”

年轻的心,又怎么知道害怕呢?那时候,我们没有一点的恐慌,就是那叔叔说有很多外工时,我也没觉察出一丝危险,只知道自己累的不行。好几次,我们都坐了下来,彼此鼓鼓劲儿,又站起来走。快到家的时候,我们打了个电话,得知父母们都在大街上找我们。

到家后我看了看表,已经夜里10点多了。这次,母亲破例什么也没说,只是赶紧给我热饭吃。我吃着饭,眼泪不停地往下掉。不是因为害怕和愧疚,而是因为委屈和激动。我也说不清那是什么心理。吃晚饭,我睡意全无,开始洋洋洒洒地给父母写信,写我的理想,写我的付出,写我的委屈…..

第二天,父母仍然什么也没说。连着过了好几天,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了,父母找我谈了一次。大意就是说父母会支持我的理想,但我现在还小,到有足够的年纪、知识、力量的时候再去实施自己的理想岂不更好。。。。

为什么写这件事儿呢?因为我想让自己牢牢记住,父母在我们青春叛逆的时候付出了多少。有过多少次担心,有过多少次后怕,有过多少次怒不可遏,还有过多少次隐忍。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3

没有做过父母的人,总是很难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总是会不自觉地去抱怨父母管得太宽或太严,父母不理解自己。可是自己又何曾去试着理解过父母呢?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对了。只有当自己也成为父母,也开始无怨无悔地为另一个生命担心或欢心的时候,才知道养育一个人是那么的难。

我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尤其是妈妈的辛苦,是在我上了高中以后。

那时候我在离家比较远的一所重点高中上学,由于需要住校,且课程紧张,我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妈妈什么事儿都不让我干,不停地忙前忙后,白天忙着给我做好吃的,准备走时带的东西(吃的喝的一堆),晚上很晚了还在被窝里和我聊天谈心。我仿佛忽然间,发现母亲一天的工作量是如此巨大,而休息的时间如此之少。

我开始真正认真地审视起母亲一年到底、一天到晚的忙碌,认真地回想母亲的操劳,以及那掩盖在操劳、唠叨、严格中的爱,那在我们睡觉、玩耍、吃喝中悄然流逝的爱和付出。

仿佛一夜间,我长大了,懂事了,也喜欢和妈妈聊天了。
我们母女可以天南海北地说一天的话,也不知道疲累。我开始喜欢陪妈妈上街,看她买菜,看她和别人讨价还价。我开始喜欢和妈妈一起干家务活,一起享受温馨的亲情。

感谢天下的母亲,是她们的付出让我们无忧无虑地成长。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4

我父亲的身体一直不算很强壮,虽然个头高大,但总有些弱质彬彬的文人感觉。胃口也悭吝,天一热就吃不下饭。而且他有一条腿一直不出汗,据说是若干年前一次什么病的后遗症。因此,一到夏天,这条腿就憋燥的难受。小时候,我无数次睡醒,都发现爸爸的腿在被子外面晾着。

父亲还有一些懒散,生活中他不拘小节,很多可有可无的事情从来也不去做,计划性较差,做事儿也有点拖沓。

我妈则正好相反。她能吃能喝,力气大,胆子壮,做什么事儿都干脆利落,想到就去做,绝不拖沓。而且我妈心气特别高,做任何事儿都喜欢冲在前面,走一步谋两步,不怕麻烦,遇到事儿也从不往后躲。

因为这些性格差异,我爸我妈没少吵架。

比如年底的时候,我妈总说,一年到头不围察领导(意思是不和领导套近乎),年底总该去领导家里看看吧。可我爸就是屁股不动弹。总催也不动,我妈就急了。被催得急了,我爸才极不情愿地拎上我妈早已准备好的东西一步三挪地去领导家。

再比如,孩子教育。我爸信奉顺其自然,对我们的管束非常少。所以,孩子教育的重担几乎一直都是我妈在担。再加上小时候,我大哥比较淘,事事出格;我二哥虽胆小谨慎,但性格比较拧;我呢,则属于常有主见但较倔的那种女孩。所以,在我们的教育上,我妈没少费心。

她采取的措施就是“管教”我大哥,但每逢管教完毕必坐下来花费大半天的功夫摆事实、讲道理,正讲反讲,直到我大哥彻底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及父母的良苦用心为止。对我二哥,妈总是以鼓励+指路为主,因为我二哥个性弱一些,遇事儿胆小,妈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告诉他遇到事情该怎么做。对我,妈是比较放心的,因为我很少给他们惹麻烦,所以妈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我的学习上。

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会经常惹得妈妈怒发冲冠。这个时侯,妈妈就会抱怨爸爸对孩子教育不上心。生活中,我爸比较邋遢,我妈则什么时候都把家里弄得清清爽爽的,遇到有干不完的活儿,我妈也会抱怨。

前面说了,妈妈是个心气很高的人,心眼也灵活,未做事之前心里常常已计划好下面好几步该怎么做,而我爸爸却经常不把事情放在脑子中。再有,妈妈希望我爸能和领导走得近一些,在工作上多争取一些,好为家庭的将来多谋划一些,而我爸显然不擅长这些,总是做的勉为其难,当然也没啥效果。于是我妈经常抱怨爸爸安于现状,什么事儿都做甩手掌柜,让女人来操心。有时,她会非常恼怒地抱怨,别人家都是男人跑在前面,为什么我们家里就是女人跑在前面……

现在想起来,生活中的很多事儿,还真就是我母亲在推着我父亲前进,催着他,拉着他,逼着他。我妈就像是家里的发动机,时刻斗志昂扬,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而我父亲,就像是被发动机带着的拖车,本想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却被发动机迫着,不得不向前跑。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4

当我回忆起这些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一丝的阴影,而是充满了对儿时家庭的怀念与幸福感。就像打开一张发黄的照片——记录着我幸福、快乐、青葱少年时光的照片,影像虽然不够清晰,细节虽然琐碎,但翻开就是欣喜,充满积淀的幸福。

虽然爸爸和妈妈的性格有很大差异,在很多事上妈妈总是会抱怨爸爸,但我们的家依然非常温馨。

我爸的性格很好,平和,宽宏大量。无论我妈怎么生气,我爸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她的怒气消弭于无形。所以,我妈虽然经常有抱怨,但家庭从未有过激烈的争吵或者冷战什么的。

小时候,妈妈抱怨爸爸的机会比较多。当然,出于对爸爸的喜爱,每次我们兄妹三人都义正词严地站在爸爸一边,反驳妈妈的唠叨,用行动告诉妈妈爸爸很可爱。

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事情开始逐渐反了过来。爸爸开导妈妈的机会开始越来越多。

生活就是这样,无论你怎么去争取,总不会十全十美,而且很多事儿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就比如,无论你怎么为孩子操心,总有些孩子不按正常的轨迹成长;无论你怎么努力,提拔与升迁总会不属于自己;无论你怎么祈祷平安幸福,生活总会给你来那么一段意外,让你措手不及。

在这些意外、失落、伤心甚至灾难面前,不满、委屈、愤懑没有任何意义,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坦然地接受。但显然,我母亲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总是不能很坦然地接受。

她总会想“如果再努力一把…”、“如果再多做一点…”、“如果提前…”,结果是越想心里越不平。而我父亲从来不这么想,他会告诉我妈“是自己的跑也不跑掉,不是自己的求也求不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要知足常乐”,“自己的福是自己的,谁也不能跟孩子一辈子”……

幼年阶段,妈妈“上进”的心总是在和父亲“平和”的心做斗争,并稳占上风。而随着日子的流逝,妈妈“上进”的心终于开始逐渐败给了父亲“平和”的心。我想,生活也就是这样,我们都在磕磕绊绊中成长,不光我们,父母也一样。

而我关于这个世界最初的价值认知和幸福观念,就是在父母这些相互慰藉的只言片语中慢慢形成的。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4

本帖最后由 tatata 于 2013-1-16 13:15 编辑

父母的性格看似差异很大,其实是一种很互补的性格。

父亲平和大度,母亲积极昂扬,两者各有各的好。和平时期,妈妈带给我们激情昂扬;患难时期,爸爸却使我们体味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父母像所有的夫妻一样,有吵架,有生气,有磕磕绊绊,却从未有过深的裂痕。相反随着岁月的磨砺,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起来。

我总想,30岁之前的人生该都是积极昂扬的吧,但30-40岁之间,人应该学会去试着平和大度;40岁之后,人的心态应以平和大度为主。

而我父母漫长的婚姻道路,也同样为此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5

大概是90年代初的时候,我爸因为身体不好提前退休了。这时候,我二舅的汽修厂正开的风生水起,于是,就把聘请我爸爸去帮他记账看门。

这个汽修厂离我就读的高中非常近,所以,周末的时候我经常过去玩。这时候,我们矿上的服装厂后来也濒临倒闭,我妈就办理了内退,也到汽修厂来帮助爸爸。

我上高二的时候,有段时间总做恶梦。持续了一个多月后,有一天我正在上课,我爸匆匆来找我,说我妈住院了,让我赶紧回家去。我们接了二哥,然后一起坐车来到县城医院,才知道我妈得了乙肝,且因为肝功不正常住了院。

那天,爸爸和我们兄妹三个都做了化验,我爸爸有抗体,我大哥、二哥是小三阳,我是大三阳。那时候我什么也不懂,对乙肝是什么也没有概念,就知道走的时候县城医院说他们正在研制一种中药,能转阴,让我吃一段时间。于是我就带了一个月的胶囊回学校去了。

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我又去那家县城医院化验了一下,大夫告诉我有一定效果,然后又让我捎了一段时间的药。而妈妈,在这家医院住了大概一个月,就出院了。

后来,我又化验过好几回,也吃过好几种药,都是中草药。为了便于携带,我妈将这些药灌在胶囊中,然后找个大袋子给我捎上。但后来听说胶囊吃多了也不好,我妈就只好用蜂蜜把磨成干面的草药团成一个个药丸子,让我捎着。就是这些药丸子,吃得我想吐。最后,我偷偷地扔了不少。

当然,不管我怎么吃,两对半都是铁定的一三五。放暑假的时候,别人建议让我打一个月干扰素试试。我记得很清楚,那药隔天一打,贵的要命,也痛得要命。为了在附近一家小诊所打针,我妈偷偷给他们大夫送了一些东西。于是乎,我就每天中午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地去那里打针。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再次化验,仍然无效。至此,我彻底放弃了关于乙肝转阴的任何治疗。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5

那年代,乙肝知识贫乏的要命,而四周又都歧视的要命,所以,吃药的都是偷偷的吃。最终放弃不吃的,都属于我这种情况——经多方尝试无效,最终绝望才放弃不治的。

那时候,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大三阳很严重,必须治疗,没有“携带者”一说。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肝功能情况如何,好像是正常的,但那时候不是很关注这个,大家关注的都是我的两对半和DNA。可能是小三阳要好很多吧,我没见我大哥、二哥他们吃过药。

但不管怎么说,少年的心永远装不下那么多忧虑。虽然我是歧视的中心,但除了每年春节去亲戚家吃饭时要注意碗筷(人家都是给我和我妈做了记号的碗筷),比较敏感之外,其他时间我仍是无忧无虑的。

我也不知道这段时间父母过得怎样,他们是否有过眼泪,是否有过失眠,是否对我忧心忡忡,我全部不得而知。我只是欢欢欣欣地成长着,像一株生命力旺盛的向日葵。

大学报道的时候,本来很担心体检,但没想到我顺利地通过了(现在想来,那时候可能只查肝功)。接下来是4年无忧无虑的时光,我基本上已经把乙肝这个词汇从自己的脑海中剔除了。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5

大一那年寒假,我回到家里。明显地感到爸爸的身体差了很多。

爸爸含着眼泪告诉我,你奶奶没有了。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声音都在颤抖。我只觉得心里一酸,眼睛立马雾茫茫的。

妈妈告诉我,三叔打电话来说奶奶生病了,她和爸爸赶紧买了大兜小兜的东西往老家赶,没想到,一进屋看到的却是奶奶僵硬的身体。而爸爸作为长子,竟然没来得及见奶奶最后一面。

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据说村里因此走了好几个老人。爸爸作为长子,在那么冷的天气里,怀着伤痛不已的心情,处理着奶奶的后事。农村办理后事不像城里这么简单,那年代办理后事又不像现在这么简单,我爸爸领着一群弟兄为我奶奶制墓,守孝,上坟,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多天。从老家回来后,爸爸连精神带身体,一下子都垮了下来。

而没能见奶奶最后一面,成了爸爸永远的心病。

从那个冬天之后,我爸爸的身体就一直病患不断,气管炎、肺气肿都缠上了他,他经常喘不过气来,心脏也时不时的出点故障。

我大二那年的冬天,我爸爸一直都在床上度过。临近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我们和妈妈提心吊胆地边准备年夜饭,边留心着爸爸。忽然,爸爸咳嗽起来,并因咳嗽大口的喘起来,像是要喘不过气一样。我们齐声惊呼,我大哥赶紧去附近的诊所叫大夫。不一会儿,大夫来了,这时候我爸最难受的那股子劲儿已经过去了。大夫粗粗检查了一下,说没事儿没事儿别担心,有事儿再找他,说完就急急忙忙回去过年去了。

那年的春节,我永世难忘,因为那是我长这么大,真正懂得忧心的一年。我是那么爱自己的父亲,我不能想象父亲如果不在了,我们该怎么办。

冬天过去了,我父亲的情况也逐渐好起来了。这时候,我妈打听到山东一户人家有一种自制的药,对治疗咳嗽、肺气肿非常有效。于是我妈就汇了钱去。没想到这个药我们一吃就是将近十年。虽然这个药没有商标,市面上不销售,但他对我爸的咳嗽和肺气肿非常有疗效,我爸的病情就此被压住,再也没有严重地复发过。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6

自我爸身体不好以后,我妈就更加操劳和辛苦了。

这时,我爸已经是60多的老人了,身体又不好。而我妈才50出头,精力、体力都还很旺盛。

我们那里没有暖气,所以冬天为御寒,就只能穿很厚的衣服。而衣服穿多了之后,穿脱起来就都很麻烦。妈妈就每次帮爸爸慢慢地拉裤子。半夜,我妈每次醒来,都会习惯性地去给爸爸掖被子角。

爸爸有时很大意。明明天很冷,可爸爸只要觉得身上一燥,就脱衣服,一脱就忘记了加回去,结果在感到冷时已经感冒了。有时候,爸爸吃药也不及时。他经常去文化宫下棋,可一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饭也不回来吃,药也会忘记吃。这时候,妈妈就会很生气,但又没有办法,只能恨铁不成钢地数落爸爸一顿。

有时候,妈妈也会觉得很委屈。尤其有些事儿需要男的出去跑的时候。比如,给我二哥跑工作,调工作,这些事儿,别人家里都是男的在办,到我们家就得我妈去办。我妈认识的人少,有时候搭不上话,回来后她就很委屈。我不止一次听我妈说过:“女人啊,说啥也不能嫁给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人,当还需要他为这个家奔波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心劲了,跑不动了。”

这是我妈最大的无奈。但除此之外,我妈还是很开心的。虽然生活磨难多多,她依然充满活力、无怨无悔地为这个家操劳着。

清晨,爸爸妈妈会沿着马路,边散步边活动手脚,在朝阳下走出很远很远。傍晚,夕阳又会把他们买菜归来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我空闲的时候,也会加入他们散步的行列,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那时候,我们三个人的心里都非常满足,快乐。

爸爸嘴馋,总爱吃点小零食,如瓜子、饼干之类的,妈妈就总说爸爸老了怎么变成了老顽童,但说归说,柜子里她总会放置一些小零食,但决不会多(生怕我爸控制不住)。

爸爸每顿吃什么,吃多少,妈妈都准备的恰到好处。爸爸的表情稍有不对,妈妈就知道爸爸是哪里不舒服了。

而妈妈生气或有什么事儿想不开的时候,爸爸又总会坐在一边,不停地开导。我妈妈嘴快,发个牢骚、说句怨言那是常有的事儿,但我爸爸从来不生气,他总是洗耳恭听,全盘接纳,但并不记在心里。

我常想,什么是爱呢?他们这不就是爱嘛,彼此付出,彼此包容,彼此扶持,相濡以沫。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6

真的,什么是爱呢?

首先,爱不是十全十美,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爱。相爱的人也是吃人间烟火长大的,自然也都是有缺点的,但爱会使他们包容彼此的缺点。不是一时,是一世。

其次,生活是有跌宕起落的,任谁都有不顺和点背的时候,但爱会使人看得长远,并因希望而对眼前的困境甘之若怡。

最后,爱是一种心甘情愿的付出,具有牺牲精神。如果过多的追求回报,爱也就变了味道。

其实,爱就是一种信念,能把相爱双方的天空照亮。使他们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都有信心携手走过。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8

虽然我母亲是因为肝癌去世的,我也曾因HBV遭受到工作被拒,甚至我老公现在早硬,但乙肝在我的生活中,并不分去我很多的幸福感。这幸福来自于家庭的和睦,夫妻的相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恩。

其实,价值观和幸福观是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关键。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稳定的幸福观,有再健康的身体、充沛的金钱、广博的学术知识,也不会活的快乐。君不见,贫贱夫妻快快乐乐,白领海龟郁郁寡欢,学术强人屡屡跳楼。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幸福的点滴需要我们去记忆,去珍藏。只是很多人只顾低头看地,从不抬头看天。

记住,不要忽视幸福,也不要放大不幸。用幸福把不幸踩在脚下,人生才会快乐,活着才不白活。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9

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关于乙肝的知识是贫乏的。除了知道乙肝是传染病,不好治之外,对其他基本是一无所知。不知道啥叫携带,啥叫病人,有啥治疗手段,不知道自己及家里人的病情处于啥阶段,更不知道按时体检的重要性。

开始,只是模糊地想,既然这个病治不好,就听天由命吧。老天要灭你,谁也救不了;老天要赦你,谁也拉不走。
后来,模糊地听人说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发病,我一下子轻松多了,乐观地将这点引申到自己身上,彻底把这个病完全抛在了脑后。

大学期间,我夜也熬过,酒也喝过(大四甚至喝过不少),一直没有发过病,同学中也没有任何人知道我有这个毛病。于是,我很开心地度过了人生中至真至纯的几年。

如果说起初我对这个病还懵懵懂懂,没受它太大影响的话,临近毕业的时候我是真正知道了它的可怕之处。当时,不断有关于乙肝人工作被拒、恋人分手、婚姻解散的消息见诸于报端,同学中也逐渐开始有人歧视这个病。班里其他几个患有乙肝的同学(发过病,所有大家都知道)纷纷选择了考G或考托出国。

我没有这个能力出国,我只能呆在国内。我几乎可以想象自己被扫地出门的那一幕会怎样发生。可我又不敢去想,不敢想如果自己被拒,该怎么告诉白发苍苍的父母,又该怎么对得起对我充满期待的亲朋好友,更不知道被拒之后我还能干啥,以及我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自以为很坚强、其实很脆弱的人。我之前的人生太过于顺利,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我轻松自信地走过,一路饱受赞誉。我没有受过任何挫折,阅历是一张白纸,这直接导致了我不会未雨绸缪,更没有应对人生低谷的心理准备。而从小到大众人的赞誉,更使我对自己充满膨胀了的期望和信心,当这期望无法实现的时候,我是第一个无法接受的人。

很快,我也临近毕业了。我签了一个很不错的事业单位,而且面试成绩很好。但我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被扫地出门,我没有能力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扭转这个局面,我只能眼睁睁地等着它来临。出于面子和倔强,我没有对父母透漏分毫。

7月,我如期毕业,入职体检,然后我毫无悬念地被刷了下来。我清楚地记着那天,天气晴好,人事部门带我去医院复查时,眼中那戒备、抵触的目光,以及虚伪的笑容。复查之后,仅一个电话“我会把你的档案打回你们学校”,然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我。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19

那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低谷。仿佛一个大浪,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迎头劈下,将我的人生砸的稀巴烂。

我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悄悄地住了下来。我需要时间,来考虑一下该怎么告诉我的父母,以及自己以后该怎么做。

我考虑了很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没有勇气告诉自己的父母,我害怕看到他们的绝望,害怕我这个他们一直的骄傲会变成他们心头的痛,害怕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可能加诸在他们身上的鄙视和窃笑。我也没有勇气再去参加招聘会,我知道所有的结局都会是一样,我会再次被扫地出门。

我左思右想,找不到一条可行的路。一直坚持的信念轰然倒塌,我忽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可怜,也是那么可悲,更是那么无能。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很优秀,现在我终于开始承认自己很无能;一直以为自己会成为父母的骄傲,结果却成为众人的耻笑。

走投无路之下,我选择了逃避。我通过网络游戏来麻痹自己,并尽量不和家里人联系。父母很快猜出了我的处境,只要我打电话回去,就语重心长地让我回家。我母亲经常是连急带气带哭,但我都不予理睬。我的心结没有解开,我无法面对他们以及老家的亲人。

后来,我的手机被偷了。他们真的联系不到我了。

我就这么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般地数着日子。直到有一天,我在学校附近的大街上看到了一张寻人启示。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20

那张寻人启示是我大哥来**市找我时张贴的。我看到时,离张贴寻人启示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六天。很显然,他没找到我。我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穿梭于学校附近的各个出租屋的,也不知道那些房东是否配合,更不知道他贴那些寻人启示时心中有着怎样的心酸,含着怎样的眼泪。

我只知道我在看到那些寻人启示的一瞬间,如同遭受了电击。我走到无人处,开始嚎啕大哭。哭过之后,我好像干涸的稻苗遇到春水的滋润,有点还过来气了。

我擦干眼泪,找了个电话亭,开始给家里打电话。那次,我开诚布公地和母亲谈了自己的处境,母亲说“你别走,你哥明天就去接您回来。”就这样,我大哥二次来**市,把我接回了家。

我母亲说:“如果你再不回来,我就和你一起出去流浪。要死也一起死在外面。”我父亲两眼含泪,说:“孩子,路还长着呢,这点沟沟坎坎怕啥,踩下去,前面就是大路朝天了。”

我如同回到了小时候,不再强作坚强,肆无忌惮地哭着,无助但很踏实。

为什么要详细地叙述这段经历呢?因为我想告诉大家,磨难并不可怕,因磨难而造成的心理迷失才是最最可怕的。它会让我们不战而败,拱手缴械,被杀的丢盔弃甲。而爱,是唤醒心理迷失和拯救心灵的唯一方法。有爱,我们就永远不会战败!

第二,磨难从来都不曾远离我们,而是时刻准备着向我们发起攻击。我们无处可躲,只有迎战。只要我们做好思想准备,就不怕和它鏖战,记住,你不是孤军作战,无论多难,你的亲人都在背后支撑着你。当你累了乏了的时候,要回头看看,汲取养分和力量,再前行。

第三,磨难虽然带给我们无法言喻的痛苦,但只要我们经受住了,随后它就会附赠给我们一连串的精神财富。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我们既然无法选择不遇到磨难,那就试图感谢它痛苦之后的馈赠,并用它所馈赠的打败它。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20

酝酿了很久,终于在今天把这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如实记录了下来。其实,细节处更心酸。但既然已经过去,我们又何必再去刻意记之呢?

这段经历使我深深明白了一件事儿,那就是中国的挫折教育是何等的缺乏。我们从蹒跚儿童步入大学殿堂,没人告诉我们前方将会有无数的险礁恶浪等着我们,更没人告诉我们在步入崎岖险境之后该如何自救。我们缺乏对挫折的认识,更缺乏挫折下自救和自强的经历。

这种挫折教育的缺失,这种对人生磨难的认知不够,会使很多人在遇到人生低谷时一蹶不振,甚至走上歧途。尤其是乙人,生活中的磨难本来就要比别人多,如果没有一颗康健的心灵,很难想像遇到磨难时会不迷失。

很可惜,我们大多数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保护过多,总害怕孩子受挫折。岂不知,今天我们回避,生活不会回避,总有一天生活会以更加残酷的方式把这堂缺失的挫折课补上。

另外,我们不得不承认,磨难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必经之路。

因为磨难,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很重要,有些东西不重要。对那些不甚重要的东西,舍弃了又算个啥?

面对磨难,我们必须学会承认自己不行,并宽容自己的软弱。人人都有软弱的权利,不要为所谓的自尊硬抗,要勇于自嘲,嘲笑过后换付行装,把软弱的自己丢在身后,让站立的心灵继续前行。

记住,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今天咬牙前行,我们就必会战胜磨难,并得到磨难的馈赠—— 一颗更坚强和更感恩的心。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23

回家后,我休养了一段时间,调整了一下心态,重新开始找工作,并最终找到了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工作。虽然是家小公司,但却在一个不错的行业,而且是我比较擅长的那种。

所以说,我父亲的话是对的:“路还长着呢,这点沟沟坎坎怕啥,踩下去,前面就是大路朝天了”。

其实,等你走出困境之后,你会发现这点磨难算什么呢?人生除了生死,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只能说,在特定年龄阶段有特定的心结,走出来回头再看,就发现那不过是一个土坷垃罢了,根本摔不死人。

所以,那些今天正在为学习、工作、爱情、婚姻发愁的战友们,不要害怕,更不要放弃,继续前行,你会发现你现在所面临的不值一提。有一天,也许你会回过头来感谢这段经历。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24

我从小特别喜欢看书,小时候喜欢看那些充满英雄主义的书,我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我经常为书中人物的爱恨情仇潸然泪下,但很少为自己掉眼泪。生活中,我也总是扮演着开导和劝慰别人的角色。

我自以为自己很坚强,可以独自面对和处理好很多事情。但当我真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坎儿,才发现要靠自己迈过去,是这么的难。

首先是要承认自己不行,这是第一个很难过的心理坎儿。乙人中不乏优秀之辈,很多人凭着自己的努力,也赢得了很多赞誉,但当工作被拒或感情被拒后,他们会忽然发觉原来自己的努力毫无价值,在不断的自我否认中,各类信念轰然倒塌。

第二个难过的关是“对不起爹妈,辜负了爹妈”的愧疚心。失败面前,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会产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愧疚心态,并出于面子和自尊,不愿意告知他人,而是选择隐瞒、逃避。

这是一连串的心理打击,调整不过来得人很容易接下来自暴自弃。极个别的,会产生极端措施。

其实,回过头来看,我们只是分不清“境遇不允许”和“自己不行”之间的差别。环境不允许在现实中很常见,但绕过这个环境也不是没有路。要知道,通往成功与幸福的路远远不止一条。我们只是在最容易走的路上被档在了外面,但此路既然不通,我们完全可以改辙易弦,走其他的道路。

圣经中告诉我们,“那先来的不一定先到”。幸福与成功的彼岸也是如此,我们改走其他小道,也不一定就晚到。也许,那是一条蹊径,虽然难走一些,但途中遍布野果、山泉,一路走下来,我们的收获要更多。

而宽容和自嘲,就是我这段经历最大的收获。

作者: tatata    时间: 2013-1-16 13:24

以前,我只知道对人要宽容,这段经历使我明白了对己更要宽容。
对人宽容虽然难,但“相逢一笑泯恩仇”很多人还是可以做到。相反,对己宽容,很多人做不到。

有些人总对自己的某些经历耿耿于怀,那是对自己的不宽容。过都过去了,就算当年自己有错,也一笑了之吧。岁月不会和我们计较这些小的过错,我们又何必耿耿于怀、铭记不忘呢?

有的人对自己的现实境况耿耿于怀,那也是对自己的不宽容。天地尚且有缺憾,人生岂能没缺憾?不要求完全,只求能抓住最重要的几个点,哪怕是一个点,就该知足了。

对自己宽容的人才敢于自嘲。

现在,我就经常这样对自己说:我就不行,怎么了?谁说大学生一定要比没上过大学的人强?谁说学习好的人一定要混得好?谁规定年少轻狂不能犯错?谁敢说我现在就不幸福?我就是一个幸福的、混的不咋地的、知识分子文盲,怎么了?

我现在喜欢看那些绵延几十年的年代故事,里面有人生的跌宕起伏,人性的丰满圆缺。看完的感受就是,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起起伏伏,“伏”压不死人,“起”也别乐坏了。不必去羡慕别人,因为他们家的锅底一样是黑的;也不要无视自己身边的幸福,你仔细看,也多的数不过来。

但即便幸福,也不要宣扬,自己偷着乐就行了。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