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国际肝病ISVHLD天天快报6月24日 [打印本页]

作者: StephenW    时间: 2012-6-24 22:44     标题: 国际肝病ISVHLD天天快报6月24日

                        国际肝病ISVHLD天天快报6月24日                    

                        -----

                    
                    

                        来源: 作者:国际肝病 发布时间:2012-6-24 18:52:20   阅读:15

                    
                                                                在今天中午的一场专题会议上,来自中国的6位学者专门针对中国传统医学在肝病治疗领域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了展示。成为全球肝病学医生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肝病治疗经验与进展的一个窗口。
                    
                                                                                       

  【本期导读】
  >病毒学突破原因需辨明
  >RVR预测SVR更可靠
  >新型IFN缓释剂的报告
  >小剂量干扰素耐受性好
  ^
  
  【CoveryStory】
  专题展示中医药循证证据
  
  ISVHLD首次走入中国。在前三天的会议上,我国的病毒学、肝病学、公共卫生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均展示了他们在科研、临床与疾病控制方面所取得的令人振奋的成绩。
  
  而在今天中午的一场专题会议上,来自中国的6位学者专门针对中国传统医学在肝病治疗领域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了展示。成为全球肝病学医生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肝病治疗经验与进展的一个窗口。
  
  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刘成海教授等分别报告了中药治疗肝纤维化、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结果。中医药正在逐渐获得循证医学证据,这将成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医学领域的基础。
  
  >>请登录国际肝病网站ISVHLD专题http://isvhld.ihepa.com/,查看最新会议动态。


  
  


  【今日聚焦】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突破和耐药
  ----------------
  下午,著名肝病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Anna.S.Lok教授(上图)就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时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病毒学突破与耐药进行了精彩演讲。
  
  ★耐药风险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升高
  目前用于治疗CHB的五种药物能够抑制HBV复制,但是并不能清除病毒。因此,为了获得持久临床获益,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抗病毒药物耐药风险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特别是对于LAM、LdT和ADV这几种低基因耐药屏障的药物来说更是如此。
  
  ★病毒学突破原因需辨明
  抗病毒药物耐药最早的表现是病毒学突破,随后是生化学突破、如不及早发现将发生肝炎发作和肝衰竭。然而,病毒学突破并不总是由药物耐药引起,特别是应用ETV或TDF这两种高基因耐药屏障的药物时更需注意。依从性可能是高基因耐药屏障药物发生病毒学突破的主要原因。
  
  初始应用高基因耐药屏障的药物可以减少病毒学突破的发生,在治疗起始、治疗过程中要向患者反复强调依从性与病毒学应答检测的重要性。因耐药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患者需要进行挽救治疗。


  
  


  【名家访谈】
  丙型肝炎SVR预测因子与治疗选择
  ——意大利米兰大学Massimo.Colombo教授(上图)访谈
  ----------------
  [RVR较IL28B预测SVR更可靠]
  在意大利,我们联合IL28B和轻度肝纤维化选择二联治疗高SVR者,但是仅能预测出10%的SVR者。而RVR可以筛选出80%的可获得SVR的患者,因此是更有效的指标。从成本的角度谈预测作用,IL28B基因C/C表型与RVR之间我会更倾向于前者;而从效益的角度,我认为RVR的预测更可靠。
  
  [IL28B可用于治疗前选择二联或三联治疗]
  在意大利,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制订三联治疗方案:三联治疗推荐优先用于经治复发和预测无应答者;初治患者如果已有显著肝纤维化(F3和F4)者应该优先使用三联治疗,其中IL28B基因C/T或T/T患者具有更高的优先权。如果此政策公布后,治疗前我们会检测IL28B基因型来选择三联治疗患者。
  
  >>请登录国际肝病网站ISVHLD专题http://isvhld.ihepa.com/,浏览对话全文。
  
  【现场播报】
  一种新型IFN缓释剂与标准治疗比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报告
  ----------------
  上午,分会14:新治疗方法,法国里昂de.la.Croix.Rousse医院Christian.Trépo报告了一种新型IFN的Ⅰ期研究和最新一项为期3个月的临床Ⅱ期研究的中期结果。
  
  该新型IFN为一种新型人类重组干扰素缓释剂——IFNα-2bXL,是未经修饰的全活性IFN,具有与其受体精密的结合力,能保持稳定的血浆浓度峰值,因此提高了药物的耐受性。此概念已在两项临床Ⅰ期试验中得以证实,目前正在临床Ⅱ期研究中。
  
  结果显示,IFNα-2bXL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显著地延缓吸收、维持血浆最大浓度。Ib期试验中,与PEG-IFN-α-2b相比,IFN-α-2bXL治疗基因1型患者的抗病毒活性较高,IFN-α-2bXL治疗后HCV-RNA下降幅度显著高于PEG-IFN-α-2b(-0.57vs.-0.21log,P<0.05)。而在Ⅱb期试验中,两种药物的抗病毒活性相似。


  
  


  上图:每个会场前都有相应的日程,方便与会者了解会议内容。
  
  【现场快报】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钦伦秀教授课题组利用三联肿瘤分子标志物VEGF、OPN和DCP可预测肝细胞肝癌切除术后预后,并且与肿瘤大小、AFP水平和血管侵犯密切相关。三联标志物的应用,将有助于肝癌术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OP-36)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医学院Haitao.Guo等首次利用小分子药物氨磺酰氨苯磺胺(DSS)复合物靶向HBVcccDNA,抑制了病毒在动物模型中cccDNA的生物合成。DSS复合物可能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候选药物。(OP-32)
  
  ◆第三军医大学王宇明教授在一项小剂量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中证实,与常规剂量180μg/w、135μg/w相比,90μg/w小剂量的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是有效的,并且具有更好的耐受性。(LB-10)
  
  ◆日本川崎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在丙型肝炎患者和铁负荷过重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中,补充支链氨基酸可减少氧化应激、增强铁代谢。支链氨基酸的这些功能可降低慢性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LB-11)
  
  【明日亮点】
  08:15-10:15GrandBallroomI
  全体会议6:肝脏疾病和肝细胞癌
  
  10:30-12:30PearlRoom
  分会23: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
  
  10:30-12:30Auditorium
  分会24: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
  
  12:30-13:45GrandBallroomI
  全体会议7:未来的方向
  
  【今日互动】
  现场快报中,我们报告了第三军医大学王宇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认为小剂量的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是有效的,并且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您在临床工作中是否有这方面的尝试,小剂量用药会为哪些患者带来益处?
  
  >>请发表您的个人观点和经验,参与本期互动讨论。发送HD+回复内容至15210699581或者登陆国际肝病网掌上e讯专区发表您的看法。
  
  ★凡参与互动的读者,均有机会获赠30元手机充值卡,欢迎大家继续积极参与!
  
  【关于我们】
  ==《国际肝病》==
  秉承“同步传真国际肝病进展”的办刊方针,及时介绍国内外肝脏病学新进展,传播新观点、新技术,学术先进性和临床指导性并举,为肝脏病学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请登录国际肝病网ISVHLD专题http://isvhld.ihepa.com/,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掌上e讯免费订阅==
  一经注册为国际肝病网实名会员,即可成功订阅。
  
  ==编读往来==
  如果您对《国际肝病》报纸、网站、电子期刊、掌上e讯有更多建议或其他问题,也可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期待您的反馈。邮件标题格式请写为“国际肝病问题与建议”。


  
  
  

                                                
                    

作者: hzm334552863    时间: 2012-6-25 09:04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医学院Haitao.Guo等首次利用小分子药物氨磺酰氨苯磺胺(DSS)复合物靶向HBVcccDNA,抑制了病毒在动物模型中cccDNA的生物合成。DSS复合物可能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候选药物。(OP-32)

作者: 才易的生活    时间: 2012-6-25 09:04

6月24日应该有REP9AC,好像没消息了,又是空欢喜一场。25日也没有,看来失望至极啊
作者: chongxinfei    时间: 2012-6-25 11:19

回复 才易的生活 的帖子

怎么搞的,亿人期待的REP去哪里啦
作者: rocgao    时间: 2012-6-25 11:28

chongxinfei 发表于 2012-6-25 11:19
回复 才易的生活 的帖子

怎么搞的,亿人期待的REP去哪里啦

要充满信心和期待。毕竟,rep9ac 、myrcludex b、gs-620、ray 41-4101等药物的研发方向,是第一次朝着多靶点、治愈性的目标努力的。不一定要寄希望于第一次研究就取得突破。至少研究方向已经向前迈了巨大的一步。相信再过5-10年,此类药物会真正走入患者口中。
作者: chongxinfei    时间: 2012-6-25 11:51

回复 rocgao 的帖子

那个博士不是来了吗,至少可以讲一讲现在是什么进展么,以后是不是可以在大陆实验。在中国开会是咱争取的有利条件啊
作者: rocgao    时间: 2012-6-25 12:15

chongxinfei 发表于 2012-6-25 11:51
回复 rocgao 的帖子

那个博士不是来了吗,至少可以讲一讲现在是什么进展么,以后是不是可以在大陆实验。在 ...

坛里应该有人参加会议了。回来后应该能提供些信息。
乙肝病毒发病机理越来越清楚,相信新药开发出来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我现在吃2里恩替,e抗原仍然在27s/co,s抗原这次体检居然上升50%,到1635iu/ml(雅培)了。
我们共同期待更有效的药物出来。

作者: 希望奇迹    时间: 2012-6-25 12:44

等待,无穷无尽的期待!
作者: chongxinfei    时间: 2012-6-25 13:32

回复 rocgao 的帖子

你为什么要吃两颗呀?我只吃一颗国产的,E抗已经降到50了,表抗都是大于二百五,还有就是胆红素降不下去,总是高五个左右,你知道什么原因吗???你在哪里做得定量检测,我们这边没法做。
作者: rocgao    时间: 2012-6-25 13:53

本帖最后由 rocgao 于 2012-6-25 13:58 编辑
chongxinfei 发表于 2012-6-25 13:32
回复 rocgao 的帖子

你为什么要吃两颗呀?我只吃一颗国产的,E抗已经降到50了,表抗都是大于二百五,还有 ...

呵呵,老战友了。以前不懂,95年打干扰无效(当时不懂,是在转氨酶正常之后打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当时用的人很少,没现在这么多临床数据,打了半年还是大三就停了),应该是98年左右开始用拉米。刚开始用GSK原装进口的,后来用国产的。也用了三四年。后来还是大三没好转就停了。当时也不懂变异、耐药之类的。停了七八年,2010年再次发病,刚开始用1粒恩替,3个月dna没转阴,医生立马开了2粒让我吃。说是先控制住dna,等稳定后再想办法降低服药量。目前e抗原多多少少都还在往下走,医生就让先吃着。如果e抗原转换,她说可考虑单独用阿德福韦。我现在也是不敢乱改服药量,先撑着看看。
我在南京。南京有几个医院能做雅培定量,二院、八一医院...
胆红素高似乎不好,不过你高的不多,应该关系不大。我之前高过1次,后来就下去了。这个指标我不懂,你还是再问问其他人看。
下面是我百度到的,你看看: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血清胆红素(SB) 包括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的值反映黄疸程度.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疟疾,新生儿黄疸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作者: hzm334552863    时间: 2012-6-25 14:17

对呀,rep9ac研发者照理可以出来讲讲了哈,怎么到今天还没反应,会不会死在胎中啊?
作者: StephenW    时间: 2012-6-25 14:31

回复 hzm334552863 的帖子

等等. 威能博士的论文, 包括所有其他. 将发表.

    经大会评审接受的摘要,将被收录在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影响因子3.502)作为增刊发表

作者: hzm334552863    时间: 2012-6-25 14:46

楼上第二句话深奥,不是很明白,呵呵

作者: StephenW    时间: 2012-6-25 16:00

本帖最后由 StephenW 于 2012-6-25 16:00 编辑

回复 hzm334552863 的帖子

"楼上第二句话深奥,不是很明白,呵呵"
不是深奥, 是写的不好. "其他"是"其他摘要, 论文".
作者: 咬牙硬挺    时间: 2012-6-25 17:18

忐忑呢,rep一直犹抱琵琶,可别出了什么问题啊!这是我目前最大的一个期望!
作者: chongxinfei    时间: 2012-6-25 18:02

回复 rocgao 的帖子

谢谢你跟我说这么多。作为战友也是希望这种病毒能尽快被控制住。因为由于这个问题,真的造成了很多困扰,甚至有些恶性循环。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作者: chongxinfei    时间: 2012-6-25 18:03

回复 rocgao 的帖子

谢谢你跟我说这么多。作为战友也是希望这种病毒能尽快被控制住。因为由于这个问题,真的造成了很多困扰,甚至有些恶性循环。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作者: mingbai    时间: 2012-6-25 20:52

rocgao 发表于 2012-6-25 11:28
要充满信心和期待。毕竟,rep9ac 、myrcludex b、gs-620、ray 41-4101等药物的研发方向,是第一次朝着多 ...

rep9ac就听过了,myrcludex b、gs-620、ray 41-4101这些都是新面孔,是可以治愈的药吗?还是跟核苷药物一样,只是抑制病毒,不能清除病毒的?
作者: rocgao    时间: 2012-6-25 21:33

本帖最后由 rocgao 于 2012-6-25 21:35 编辑
mingbai 发表于 2012-6-25 20:52
rep9ac就听过了,myrcludex b、gs-620、ray 41-4101这些都是新面孔,是可以治愈的药吗?还是跟核苷药物一 ...

现在的核苷类药物,主要都是通过与hbv共聚酶竞争(大概意思就是和hbv抢饭吃,让hbv没有足够的原料来复制。这个解释不专业,太粗俗了)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而目前研制的药物,是在对病毒在体内发病机制、复制机制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主要针对让病毒不能正常组装(类似于把汽车的发动机换成个石头块子,或者把汽车的轮子换成方的,从而让汽车不能正常行驶。);或者如myrcludex b等药物是入细胞抑制剂的一种,机理是让病毒不能侵入到肝细胞(病毒不能进入肝细胞,再用抗病毒药物杀死就容易了);或者让病毒不能从被感染的肝细胞内释放出来......
这些药物应该还都不能直接杀死病毒(因为cccdna是在肝细胞内,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直接对付cccdna,如果科学家的研究很顺利,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科研进展应该也是可以预见的)。这些药物一旦开发成功,对治愈乙肝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作者: MP4    时间: 2012-6-25 23:58

现有药物
干扰素是非特异性免疫介导,有干扰素抗体和炎症风险,不是所有人有效。
抗病毒化学药物,非核苷和核苷类是竞争病毒复制所需的反转录酶,减少病毒转录,通常有效但有病毒变异风险。

新药
治疗性疫苗是特异性免疫介导,可能有过性炎症风险。
GS-9620是非特异性免疫TOLL样受体介导,通过激动Toll样受体7(TLR7)启动固有免疫起效,可能导致自身免疫问题。
REP 9AC和myrcludex b是病毒入胞抑制剂,据闻效果不错,可能会启动免疫清除病毒。
Bay 41-4109和异噻氟定则作用于病毒核心蛋白。
有报道能减少或清除cccDNA有治疗性疫苗和RNAi理论机制新药。
还有文中提到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医学院郭海涛博士等首次利用小分子药物氨磺酰氨苯磺胺(DSS)复合物靶向HBVcccDNA。CCC-0975和CCC-0346
其他机制例如入胞抑制剂等都有可能会最终启动免疫清除cccDNA.

其他可能
APOBEC3G
吲哚胺2,3-双加氧酶 IDO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