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百家争鸣抗乙肝 个体化治疗不逾矩 [打印本页]

作者: liver411    时间: 2012-2-23 11:54     标题: 百家争鸣抗乙肝 个体化治疗不逾矩

作者: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翁心华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0-06-14

       研究进展迅速 各国指南相继更新 

  乙型肝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但又是一个崭新的疾病,在过去的30年,对乙肝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HBV DNA等检测技术更加敏感,各种抗病毒药物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积累,使我们对慢性乙肝的理解日新月异,也使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共识意见处于快速更新之中。 

  自2008年年末以来,亚太、欧洲及美国肝病学会就纷纷推出更新的乙肝治疗指南,这些指南集中反映了当前对乙肝认识的深化及最新的治疗进展。同样,目前我国2005年版的乙肝指南也正在修订再版中。 

  学术争鸣 推动共识形成 

  宁波王德扬教授就当前慢性乙肝治疗的规范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医学论坛报》发表了王教授的公开信。庄辉院士随即与有关学会交换意见,倡导我国临床医师对此展开讨论,来自全国各个层面的专家及基层医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这些观点都非常宝贵,既是我国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临床上有待解决的诸多实际问题,这对我国指南的更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近10年内,我们在抗乙肝治疗领域所取得的临床经验与成果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在这期间,出现 

  探索热点问题 提高治疗水平

  就当前的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而言,此次争鸣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抗病毒适应证的掌握,治疗终点问题及如何平衡抗病毒治疗指南的规定方案与临床治疗创新关系等。 

  美国、欧洲以及亚太的肝病学会指南之间也存在诸多意见相左之处。如欧洲指南将HBeAg阴性慢性乙肝治疗终点定为HBsAg血清学转换,亚太指南则将ALT正常的部分患者列为高危患者,推荐根据肝组织学表现状况采取积极的抗病毒治疗。这在过去无疑是治疗过度,但现在已有了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就干扰素治疗疗程而言,因发现了HBsAg滴度与HBV共价闭合环状DNA的相关性及其对HBs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作用,干扰素的优化疗程也再次引起关注,有多项试验对此进行了探索。这些探索对于学术发展,提高当前的治疗水平至关重要。 

  创新研究 需要规范进行 

  长期以来,我国慢性乙肝研究和诊治水平落后于国外,一些研究成果未能成为治疗指南(包括我国自己的指南)的依据,其原因在于创新性不够,不能形成新的理论。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对肝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一局面将会改变。 

  我国在乙肝临床诊治中的问题一方面是创新性不够,而另一方面又是随意“创新”。许多医师的施治是跟着感觉走,以创新为理由,随意制定治疗方案。这不仅不能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还以增加耐药和药物不良反应为代价。 

  因此,在创新的同时,还须有治疗标杆,这个标杆在理论层面上讲就是循证医学,从实践层面上讲就是治疗指南。有了这两个标杆,创新才会真正为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 咬牙硬挺    时间: 2012-2-23 14:31

感谢分享
作者: 0914    时间: 2012-2-23 20:39

因发现了HBsAg滴度与HBV共价闭合环状DNA的相关性及其对HBs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作用,...给个具体的说法啊。
作者: 古槐    时间: 2012-5-18 14:13

大部分的被制造的病毒包括HBSAG和HBEAG从肝细胞中释放到血液中,但是绝大多少在讲过20到30小时后都衰竭了。HBSAG是干细胞内CCCDNA制造的病毒外壳,是组成病毒的基本结构,如果肝脏内病毒复制 HBSAG也含量也会很高,如果用抗病毒的药物抑制肝细胞内的复制,HBSAG的表达也就被抑制住了。HBSAG也是诊断抗病毒疗效的一种参考数据,原则上来说HBSAG越少,通过干扰素获得金牌的可能性就越大。
作者: StephenW    时间: 2012-5-18 15:28

本帖最后由 StephenW 于 2012-5-18 15:29 编辑

回复 古槐 的帖子

"如果用抗病毒的药物抑制肝细胞内的复制,HBSAG的表达也就被抑制住了" - 现有的
口服抗病毒药物抑制肝细胞内病毒DNA的复制, 因此抑制新的病毒粒子的复制, 但不抑制HBSAG的复制. 因此,你的血清HBVDNA可以为0,但你的血清HBsAg不为0.因此,如果你的血清HBsAg不为零,这意味着你的肝脏仍然有cccDNA的.

"HBSAG也是诊断抗病毒疗效的一种参考数据,原则上来说HBSAG越少,通过干扰素获得金牌的可能性就越大。" - 目前, 只有干扰素可以减少cccDNA, 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