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素质不高怎么办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国水乡    时间: 2012-2-1 18:52     标题: 素质不高怎么办

最近几位网友说我素质不高,喜欢粗口,对此我表示压力很大。
请教网友,你们说素质不高怎么办?

作者: 1103030134    时间: 2012-2-1 21:00

本帖最后由 1103030134 于 2018-3-15 15:27 编辑

1111111111111111
作者: 南国水乡    时间: 2012-2-1 23:52

为啥要吃药?
对此我表示不理解,老子非常的不理解。
作者: 南国水乡    时间: 2012-2-2 01:49

我骂人是不对,我表示遗憾,但不道歉!对于构陷,我愤怒是必须的。
无论打着什么旗号,对这次的代笔质疑我不理解,不理解,老子十分的不理解,再过二十年老子也是不理解!
作者: 丝录    时间: 2012-2-2 23:02

最近这里很热闹啊,继续继续
作者: freedomdy    时间: 2012-2-8 11:18

适当的时候,偶尔说粗话,不但不显得这人没素质,反而显得很真实
但不能经常粗话挂在嘴边,否则,让人感觉很没素质,让人不愿意跟你交流
作者: 星星索    时间: 2012-2-9 16:20

南国!
作者: hhjscqh    时间: 2012-2-12 08:57


作者: image43    时间: 2012-2-12 11:45

本帖最后由 image43 于 2012-2-12 12:09 编辑

之前,我也爱说粗口,譬如,“NND!"、TMD!"、“TND!"、"SB!"、“窝囊废!”、“烂泥!”、“弱智!”;如今我只用它来骂自己。之所以有此改观,得益于那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病;死去活来之后,才发觉,之前的自己,的的确确是个“SB"或弱智!我时常让现象蒙蔽自己的眼睛和思想,让主观好恶、偏见和审美态度阻碍自身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把握。那时我经常自言自语:“狗怎能跟马比呢?骡怎能跟马比呢?马怎能跟马比呢?”!
现在,我从东莞,望不到北京,但北京就在那;就像,现在很多“良民”自我感觉良好,自己仍旧是奴隶的身份,被人鱼肉,身家性命随时可能不保,却浑然不觉,可事实就在这,一样。年少时还算是个人,要平等,要自由,要民主,见不平还会生出不满和义愤,要伸张正义,要反抗,要反击;及年长,目睹周围密密匝匝的全变成了一头头的奴隶,自已不变就落伍了,却又不甘心,苦心孤诣,终于投胎成了
一个奴才,替主子摇旗呐喊,以为高了一级,从此可以飞黄腾达,衣食无忧;殊不知,奴才还是奴隶,骨子里,主子也不见得就卖账。
http://box.baidu.com/widget/flash/mbsong.swf?name=zombie&artist=the%20cranberries

Zombie
ar:小红莓合唱团The Cranberries


Another head hangs lowly 又一颗头颅卑微地悬挂着
Child is slowly taken  孩子慢慢地被夺去生命
And the violence caused such silence 暴力导致了沉默
Who are we mistaken 我们错怪了谁

But You see it's not me, 但你明白,这不是我的错
It s not my family 不是我家人的过错
In your head,in your head 在你脑海里,在你脑海里
They are fighting 他们在激战
With their tanks, and their bombs 带着他们的坦克和油油油炸药
And their bombs, and their guns  他们的油油油炸药和枪支
In your head 在你的脑海里
In your head they are crying 他们在你脑海里哭泣

In your head, in your head    在你的脑海里   在你的脑海里
Zombie, zombie, zombie   行尸走肉
What's in your head, in your head  什么在你脑海了,在你脑海里
Zombie, zombie, zombie 行尸走肉

Another mother's breaking 又一位母亲被强暴
Heart is taking over 心随之挖空
When the violence causes silence 当暴力导致沉默
We must be mistaken 我们之间肯定产生了误解

It's the same old theme since 1916 1916年来,一样的古老主题上演
In your head,     在你脑海里
In your head they're still fighting  他们在你脑海里激战
With their tanks ,and their bombs 带着他们的坦克和油油油炸药
And their bombs, and their guns 他们的油油油炸药和枪支
In your head    在你的脑海里
In your head they are dying 他们在你脑海里混淆你的记忆

In your head, in your head 在你脑海里,在你脑海里
Zombie, zombie, zombie    行尸走肉
What's in your head, in your head  什么在你脑海里,在你脑海里
Zombie, zombie, zombie     行尸走肉





作者: image43    时间: 2012-2-12 12:30

本帖最后由 image43 于 2012-2-12 12:43 编辑

                                                   王立军投下政坛震撼弹
                                                         韩咏红 北京特派员
  谁也没想到,现年53岁的重庆副市长王立军会以这样离奇的方式,轰然结束自己的英雄传奇,在中国政坛投下震撼弹。
  现在已经能够证实,王立军在本月6日(上周一)违反纪律,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馆,滞留一天。这是中共建国以来,第一次有副部级干部直接走入他国领馆,这种情况即使在文革期间林彪叛逃时也没发生,“王立军事件”的严重性可见一斑。视乎中共高层对此事的决断,定性为“叛国”、“卖国”显然不是难以想象的事。若是如此,“打黑英雄”一朝沦为阶下囚并非不可能。王立军以政治自杀的方式了结自己,第一个被严重拖累的对象,就是一贯对他赏识有加、大力提拔他的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尽管整件事的背景依然迷雾重重,然而可以说王立军走向美国总领馆的决定,就标志了他与薄熙来恩断义绝,以王立军多年的官场经验,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行为将对薄熙来造成多大的打击。分析人士私下表示:薄熙来不可能一点不帮忙。距离中共“十八大”换届仅半年多一点,“王立军事件”由于直接冲击到晋身中共政治局常委希望很高的现任政治局委员,并可能影响到高层卡位,因而极其敏感。
  本报发现,多名学者回避公开评论,但他们私下指出,从“王立军事件”开始酝酿,到王立军进入美国总领馆后中央介入,都说明相关的政治运作已到了摊牌阶段。一名分析人士私下表示:“背后的事情恐怕已闹得很大,如果王立军本人可以掌控,他不会闹成这个样子,毕竟他也有自己的能力;如果薄熙来能帮他,那也没问题,因为王立军一旦出事,薄熙来肯定受牵连,所以一点都不帮忙是不可能的。可以确定事情已超出薄熙来能够帮忙的范围。
“现在网上传言说,薄熙来一点都不帮他,与他划清界线,这是胡扯。”  按常理说,王立军如果能够不影响到薄熙来,也断不会如此,因此除非是他精神病发作理智全失,否则只能说情况复杂,超出他们能力可以掌控的范围。         王立军是争议性人物,但是如果翻查资料,相关争议没有太多涉及到贪腐等经济问题,争议更主要围绕于性格与执法态度的强硬,例如重庆市政府所批评的:“工作有时要求急一些,批评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更为严厉的就是自由派知识分子所质疑的,他“打黑”不讲究法治,涉嫌“黑打”。  他相对干净的形象与赫赫的“打黑”战功,使当前很多民众对他的命运寄予深深同情与不平,一些重庆受访民众就将整起事件理解为政治迫害,是自由派与既得利益集团针对重庆与薄熙来的打击报复,是思想意识形态斗争、国家发展路线斗争的外化。  似乎不能否认,王立军出事的背后,有重庆以外的力量介入;权斗的影子依稀可感。谁也说不清外力来自哪里,但估计不是来自最高层,中共内部情况复杂,回顾这个过程,有许多深层的规律值得总结。  有学者对本报指出,重庆近几年来“唱红打黑”声势浩大,试图用强力手段去扭转、塑造不同的社会风气,用“打黑”震悚政界、商界导致人心惶惶,对原有的官场生态与格局几乎要推倒重来,这种做法首先本身存在问题,其次它与中共政治文化格格不入,出事是意料中事。  与此同时,重庆领导人对中国问题的诊断与开出的药方,其出发点中个人私心私利的成分有多高,都有许多可议之处。  “如果重庆当初也容纳一点自由派知识分子与右派的意见,情况会不一样。像重庆现在大谈民主与法治,假设‘打黑’一开始就将结合民主与法治来谈,得到的支持会更多。”  毋庸讳言,中国当前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公、贫富悬殊现象,与社会矛盾激化随之而来的,是左右思潮两极化。学者提醒说,往回走没有出路,但往前走光靠右派也是不行的。虽然左派的姿态每每显得强烈,在资源与权力的掌握上他们实际是弱势,在中国的发展,仍是需要各种力量妥协,完全走西方式的道路,或者有人想学毛泽东、学邓小平,都是行不通的。
至于“王立军事件”的后续,据估计,至少要等调查告一段落,在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之后才有答案。政治就是讨价还价,定性到什么程度,要不要处理,怎么处理,都是讨价还价的结果。


作者: image43    时间: 2012-2-12 13:28

本帖最后由 image43 于 2012-2-12 13:29 编辑

       搜尽地狱酸楚事,做出人间甜美章

职业陪酒女游走法律边缘 月入上万背后辛酸
2012年02月12日

     她们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每天华灯初上时,她们衣着光鲜,穿梭于酒吧客台和歌城包厢之间,陪客人喝酒、唱歌、聊天是她们谋生的方式。她们月入上万,却饱尝生存的辛酸,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她们更喜欢被称为“佳丽”,而不是众人口中的陪酒女。在客人们欢乐的笑容背后,没有多少人了解她们的生存境遇,她们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

“我们是这座城市的过客”

1月14日傍晚,小薇看着已经打好包的行李,拨通了歌城经理的电话请假。就要回家了,她想休息两天,逛街、采购带给母亲和家人的礼物,然后像普通人一样按时睡觉。之后,她又打电话给了妈妈,这时小女孩的娇憨挂满脸上,没有了职业性的微笑,一个劲地对着电话撒娇。

在四川老家的母亲,不知道她在这座城市里从事的真正职业是什么,她一直告诉妈妈自己是在美容店学化妆,实际上她已在福州路的一家歌城当了两年陪唱佳丽,她今年才18岁。

“我的工作就是陪客人喝酒、唱歌。”这是小薇的开场白。两年的历练,小薇身上早已没有了少女的稚气,甚至还有些江湖气息,接过记者递来的香烟,小薇朝天吐着烟雾。

17岁的时候,小薇从四川老家的一所职业中专退学,不是因为家庭拮据,而是完全没兴趣读书。“不是读书的料,看着别人毕业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出去找机会。”小薇说。

就这样,退学后小薇跟着干姐姐来到了南昌,因为姐姐说这里赚钱容易。来到南昌的头几个月,小薇到一家美容店学化妆,每个月只能赚1000多元钱。每天下班回家,合租的姐妹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去各大歌城当陪唱佳丽。看着这些人用的都是高档化妆品,一件衣服就够她半个多月的工资,小薇心里渐渐失去了平衡。

没多久,小薇跟着姐姐来到了这家歌城。一晃快两年了,但这座城市从没有让她有归属感,“我们是这座城市的过客,这座城市也只是我人生中的一站。”不过,小薇并不知道这一行到底能做多久,她只想多赚点钱给妈妈养老。

月入上万背后的辛酸

小丹比小薇大两岁,是小薇的干姐姐。虽然才20岁,不过已经从事这行近4年,她也是跟着同乡从四川广安老家出来讨生活,在温州、武汉辗转两年后来到了南昌。

小丹比小薇更加谨慎,在记者承诺绝不拍照和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后,她才不太情愿地同意接受采访。“我表叔也在江西做事,我不想他通过你们的报纸知道我是做什么的,虽然我自己赚的也是辛苦钱。”小丹说。

小丹用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是苹果最新款,随身携带的化妆包和提包都是“LV”,时不时电话会响起,来电显示存储的名字是“老公”。“这是我男朋友。”小丹的语气非常平静,“他对我不错,做工程的。”

在南昌两年,小丹换过3个歌城,每晚陪客人唱歌、喝酒的小费是300元,如果碰到大方的客人喝高兴了,小费还会给得更多,小丹最多的一次小费是2000元钱。

小薇和小丹身高都超过1.65米,没化妆的脸上还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除了因常年熬夜而留下的黑眼圈。“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被客人选上,有时候歌城生意好还会串台,每个月收入超过1

万元是平常的。”小丹说,“我们比二十五六岁的人显得年轻,比十六七岁的人显得成熟,这几年是我们最好的时候了。”

饭桌上的几杯酒下肚后,小薇接过了话茬,“你老说我们能赚很多,那我们开销也大啊,而且我们的苦又有多少人知道?”

小薇说的苦,不是每天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也不是不愿向更多人提及的陪酒身份,而是心里的寂寞,“别看着包房里莺歌燕舞,推杯换盏的热闹,凌晨回到家,如果只剩一个人,坐着坐着就掉眼泪。所以我们都是两三个人合租,除非你有男朋友。”小薇说。

虽然赚得多,但那都是要从别人口袋里掏钱,要看别人的脸色。小薇刚到歌城上班的时候,用她的话说就是“纯妹子”一个,每天一上班就会被选上,回头再找她的客人也非常多。一名长相不错的客人第一次就给了她1000元小费,她还觉得对方真大方,但第二次对方不但在房间里毛手毛脚,还向她提出过夜的要求,当时她被吓坏了,马上严词拒绝,结果已经喝多了的客人勃然大怒,狠狠地给了她一耳光。由于是老板的朋友,她也只能哭着跑开。“后来这样的客人见多了,经验也丰富了,那样的亏是不会再吃了,但从心里觉得无聊。”小薇说,她现在很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悬殊的收入差距和心理依赖让她很难离得开,“先赚几年钱再说吧,说不定能碰到个靠谱的男朋友就跟了他呢,我长得不难看吧。”小薇有些自嘲地笑笑,一团烟雾从嘴里吹出。

用青春赌明天

小美做了6年的佳丽,今年27岁,在一家歌城当营销经理,男朋友则在这家歌城当模特队长。

所谓营销经理,就是每天要完成一定的订房数量,然后每个月根据业务量提成,虽然照样要陪客人喝酒,但那是为了和客人应酬,客人在房间消费金额的高低才是她看重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意的是小费,并且可以指挥佳丽们帮她留住客人,在歌城内的身份也稍高了一些。

这是6年打拼换来的结果,不算最坏,也不算最好。小美说,当了营销经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每天都要喝醉,更多的时候是经常给客户发发短信,请一些相熟的客户吃饭联络感情,让这些客人记得找自己订房。在南昌的歌城,绝大多数营销经理都有过当陪酒小姐的经历,有的利用多年攒下的客源保持较高的订房率,甚至有人一个月的业务量超过100万元,自己提成也有30万元,在业内被传为神话,这算是转型非常成功的。

小美是湖北人,6年前和她一起来到南昌的姐妹们有十几个,她们有的赚钱后就回老家结了婚,有的在南昌找了“男朋友”,安静地当着“金丝鸟”,当然也有直到现在还在做佳丽,忍受着客人挑剔的目光和冷眼。她说,过了这个年纪,如果还没给自己找到个未来,在高档歌城是很难待下去的,只能到一些小歌城去,小费只有200元甚至100元。

小美有个姐妹在酒吧陪酒,每天晚上都是酩酊大醉回家,不到两年就被检查出胃溃疡穿孔,钱没赚到多少,身体还垮了,只能回老家。

游走于法律边缘

小薇说,像她遇到的提出非分想法的客人几乎每天都有,这在歌城是个常态。去歌城消费的人,唱歌是次要的,酒色是主要的。“不要看我们这些人花枝招展、浓妆淡抹、挑逗调谑,但没有一个心里不带着伤痕的,我们维持生活所依赖的唯一本钱就是年轻和容貌,用过了就慢慢被淘汰了。”小薇略带感伤地说。

为了赚快钱,和她同在一个歌城的姐妹有的会同意和客人外出过夜。但涉嫌非法,也就有更大的风险,一是警察可能会抓,抓到不仅会罚款,还可能被送去劳教。二是怕遇到坏人,被劫色劫财不说,生命安全也受威胁。

对于日后的打算,是一个小薇不愿意提及的问题,她说,这两年她陪的客人中,也有让她动心的,但尝试着交往后都不欢而散,“找到一个不嫌弃自己职业又真心疼自己的人太难了,能像小丹一样遇到个对自己不错的,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小薇笑着叹了口气。


职业陪酒自古便有

职业陪酒行业自古就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就出现了官妓“女闾”,以陪酒、乐舞甚至卖身为生。后来逐步发展为家妓,其中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最多,《北史·夏侯道迁传》说:夏侯“妓妾十余,常自娱乐国。”而且历朝历代都还有官妓,又叫营妓,指旧时加入乐籍,专用以歌舞侍宴作乐的女子。不过在现代社会,官妓和家妓都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进而到唐朝,唐代的文人和官员几乎无一不跟娼妓饮酒作乐、写诗谈爱的。宋朝的官员,像苏东坡这样的雅士,也难免经常与妓女往来。这里很多的妓女并不完全指卖淫之人,而是很多拥有一定技艺又姿色出众的艺妓,她们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利用色艺让客人心情愉悦。

自清朝开始,高档吃喝玩乐场所配备专门娱宾陪酒的酒妓成为一种风潮。酒妓的主要工作是陪酒、唱诗、伴舞,她们并不是专门提供特殊服务,但如果确有需要时,价格会比普通卖淫者高出数倍。酒妓外出陪睡,明清时期叫“出局”。

http://box.baidu.com/widget/flash/mbsong.swf?name=%E6%9B%BE%E7%BB%8F%E7%9A%84%E4%BD%A0&artist=%E8%AE%B8%E5%B7%8D








作者: image43    时间: 2012-2-12 13:48

本帖最后由 image43 于 2012-2-12 14:09 编辑

谁说国民素质低!

这是专制和独裁的借口!


以此方式,悼念这对生前受苦受难的灵魂!

让所有人心未泯的人们诅咒吧

诅咒那些说“可怜人可恨”的

麻木和残忍!




夫妻接连坠亡龙凤胎成孤儿”追踪

专家表示一定要保护小孩,以他们心情平衡过渡为重

报道回顾:

广州六旬夫妻接连坠亡 10岁龙凤胎姐弟成孤儿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王吕斌 文/图

前天清晨,花甲夫妻老刘和文姨双双从越秀区东湖西路湖滨小区11栋楼顶坠亡,留下一对年仅9岁多的龙凤胎姐弟(详见本报昨日A07版报道)。事发当日,白云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上门送上了2000元临时救助金,越秀区民政局又批了5000元的临时补助,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几名社工昨日也来到老刘家提供帮助。

亲属各有难处想找保姆

“现在大家都感到很苦恼。”老刘的外甥谢先生一边抽烟一边说。事件发生以后,两名9岁多的幼儿小婕(姐姐,化名)和小迪(弟弟,化名)暂时搬到姑姑家中住。不过下个星期一姐弟俩就要开学了,“我妈妈住在离这里比较远的天河龙洞,平时要带两个小孩子上学的话就怕照应不过来,会出问题”。谢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大伯则住在同一个小区,如果姐弟俩住在他家的话上学像平常一样就可以了。于是,为了上学方便,小婕和小迪又被送到大伯家中来住。

对于两名孩子,添置家具之类的问题倒是很好解决,大伯打算从老刘家里搬一些。不过,他也是充满难处,“我都快70岁的人了,家里还有小孙子要照顾,我和老婆两个人怎么盯着这3个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啊。”

“最好能找一个人带着两个小孩,比如请一个保姆,这样就能全天都照顾到小孩了。”姑姑表示。

同意孩子转至寄宿学校

昨天下午,小婕小迪辅导班的毛老师带着幼儿心理方面的专家徐教授来到老刘家里探望孩子的情况。说起这两个小孩,毛老师记忆犹新,“当初就是他们爸爸带着来到我们幼儿园,跟我说了他们家情况,问能不能让两个小孩免费读一年学前辅导班。”毛老师那时当即就答应了老刘的请求。后来,姐弟俩上小学以后,还不时帮他们补习功课。

基于亲属目前遇到的困境,毛老师提出,可以让小孩到他们参与协办的某小学创新班就读,“那里周一到周四都是寄宿的,周五下午家长可以把小孩接回家。”毛老师告诉姑姑。听到这个建议,在场的几名亲属很高兴,“孩子这样就比较放心了。”姑姑表示。

还原现场

妻子疑不吃药病发跳楼

昨日新快报记者来到老刘家中时,几名亲属正在清理老刘夫妻两人的遗物,“这是伯父之前正在吃的药。”谢先生指了指茶几上的几个白色的小盒子。他还记得,去年清明祭祖的时候,文姨突然发病,后来家人就把她送到芳村脑科医院接受治疗。过了半年之后,文姨病情好了一些,就出院了。出院的时候医生还开了药,要求她定时服用。“没想到她出院之后怎么劝都不肯吃药了。”大伯告诉记者,没想到的是,老刘后来也患了抑郁症,“不过他倒是按照医生吩咐来吃药,病情并不严重”。

“我怀疑就是因为她没有继续用药病情又严重了。”大伯说,文姨曾经好几次报警,说有人想害她。就在事发的前几天,还爬上了天台想跳楼,不过街坊报警把她劝下来了。没想到的是,最终她还是没有放弃轻生的念头。事后,一名住在8楼的街坊告诉大伯,事发当天凌晨3时许就发现文姨独自一人上了8楼,结果那名街坊问她为何那么晚还上来,文姨就下去了。那名街坊起了疑心,还特地交代老刘要看着妻子。“后来,老刘就索性睡在客厅。可能后来睡太沉了,还是给老婆溜了出去。”大伯很坚决地告诉记者,他不相信弟弟也是自杀的,“他当时连鞋子都没有穿,出门一定很匆忙”。

关注幼儿

未来六周保护非常关键

“他们两个很乖很听话了,以前劝过妈妈好几次不要抽烟。”姑姑从小婕小迪姐弟两人出生开始就帮着文姨照顾他们,和他们关系很好。昨天姑姑大伯等几名亲属在收拾屋子的时候,两个小朋友也在整理自己的小书柜,姐姐小婕的兜里还装了一块巧克力。“嘻嘻,这张画是班上的同学送给小迪的。”她抽出一张画告诉记者,在姐弟俩的脸上,并没有悲伤的神色。

不过,这正是大家都担心的问题。和毛老师一同前来的幼儿心理专家徐教授告诉几名亲属,小孩子这样表现的是情绪的压抑。如果得不到舒缓或者释放,不单对小孩的心理会有严重的影响,以后还可能再出意外。姑姑告诉徐教授,事发当晚她把姐弟俩接到自己家住的时候,到了21时小迪就说困了想睡觉,后来她发现小迪在床上瞪着眼睛,不时还拿纸巾抹眼泪,第二天起来,一地都是纸巾,反而是姐姐没怎么哭过,只是叫她做作业的时候,她显得慢吞吞的。

“相比起弟弟,姐姐的表现更让人担心。”徐教授听了姑姑的话之后分析。他特地叮嘱即将要负责照顾两人的大伯,要多注意小孩子,特别是在人少的时候,“就怕小孩一个人的时候,他们会沉思,感到特别的孤独。你要让他们知道身边还是有很多亲戚朋友,还是有人爱着他们的。”

对于孩子以后的上学问题,徐教授表示,目前倒是不需要急着让小孩子上学,因为怕他们受到身边同学的伤害,“未来的一个半月非常关键,一定要保护好小孩子,以他们心情平衡过渡为重”。

各方援手

民政局街道补助7000元

湖滨社区居委会李主任告诉记者,事发当天白云街已经与老刘的亲属进行了协商,明确了小孩的姑姑刘女士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并签订了关于孩子的监护协议。与此同时,白云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上门对老刘的亲属进行了安抚和慰问,送上了2000元临时救助金。越秀区民政局了解了姐弟两人的情况之后,又批了5000元的临时补助,星期一就能交到亲属的手上。

昨日街道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得知亲属都同意姐弟俩转学之后,李主任表示居委会也将协助家属办理小孩转学所需的各种手续。昨天,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几名社工也来到老刘家中,但社工们表示,由于现在对于孩子们来说社工们还是陌生人,所以他们准备先和大伯家的几名亲属沟通,逐步接触两名小孩,在熟悉以后再对小孩进行心理辅导,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就算小孩以后要转学,几名社工也会继续跟进,你们就不用担心小孩会有心理的问题了。”居委会工作人员安慰几名亲属。(新快报)

南都报道:

有学校愿意免费提供就读,许多市民表示愿意收养或无偿帮助,街道跟进关注孩子以后生活及心理健康

“撇下10岁龙凤胎儿女六旬夫妻清晨跳楼亡”跟踪

文姨和刘叔突然双双离去,留下的一对尚处幼小的龙凤胎儿女牵动着全社会的心。昨日,许多市民在看到报道后,纷纷致电本报,请求抚养或无偿帮助姐弟俩。

教育专家建议多关心姐弟俩

据亲属谢先生介绍,文姨和刘叔出事之时,他们的一对儿女茵茵和亮亮姐弟俩都在家。此后弟弟有时偷偷一个人落泪,晚上也睡不着;但姐姐却表现出好像没什么事发生一样,非常反常。

昨日,南都记者在湖滨小区他们的家里见到了姐弟俩。两人表现得很乖巧,并不时回答别人的询问。当有小朋友问到“你们父母不在了怎么办”时,姐姐茵茵迅速回答称“不怕,我们还有很多亲戚,他们会照顾我们”。

昨日下午,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少儿智力开发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徐西周教授也前往探望了茵茵和亮亮。

徐教授说,姐弟俩不良的情绪,至少需要一个半月至三个月才能缓解,最近人多的时间,不容易意识到,但当身边的亲人陆续散去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沉思,会加重思想负担,因此要尽早介入,防备他们心理承受不了的情况出现。

有学校愿意无偿资助姐弟俩上学

昨日下午,西周少儿研究院的徐西周教授和毛丽莎老师来到湖滨小区探望姐弟俩。姐弟俩以前是在西周少儿研究院读的幼儿园。

在得知姐弟俩上学问题后,徐西周教授和毛老师表示,西周少儿研究院在番禺雅居乐有一所小学,可以继续免费供姐弟俩上学。毛老师说,这所小学可以为姐弟俩提供食宿,家属只要在周五把孩子们接回家就行,如果到时家属实在忙,学校也可以帮忙适当安排。

街道全面摸查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据介绍,文姨、刘叔事情发生后,越秀区领导高度关注,要求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妥善处理好事件及做好遗孤日后的安抚。

白云街道已经帮助文姨家属向民政部门为孩子申请5000元的一次性临时救助和低保救助。按规定,孤儿低保户每月可领取1000元的救助金。联系孩子现就读学校,就孩子今后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关注下一步可能涉及到的转学问题。

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对类似情况包括低保户、残疾人、精神病人等进行全面摸查,有针对性地进行事前干预,杜绝类似事件再发生。

他们深爱着孩子

“大力水手”、“格林童话”、“父子故事”……狭小的客厅里,摆放着一个书柜,里面放满了一排排小孩的读物,透出刘叔夫妇俩对一对龙凤胎儿女深深的宠爱。

是什么改变了这美好的一切?

刘叔的小妹夫说,去年3月份,文姨患精神病前,这个家庭在外人看来,一直显得和谐美好。夫妇俩退休后,加起来每月有将近4000元,自己有房子,经济上没有太大问题。每逢周末,夫妇俩会带着一对龙凤胎儿女逛街、走亲戚,到处转悠。

“老来得子,孩子又可爱。”邻居吴女士说,附近的老街坊每当看到夫妇俩带着孩子出门,总是羡慕不已,都说他们有福气。

昨日上午,亮亮说,以前父母很疼他们,会给他和姐姐买玩具和书籍,父亲也会把他们上网的账号及上学的时间等用笔记录在一张纸,适时提醒他们。

改变始于去年二三月份,文姨突然变得精神有些不正常,直至入院治疗2个月,出院后,病情仍然时好时坏。刘叔在照顾文姨和一对儿女时,渐渐自己也变得抑郁起来,最终发展到也需要靠药物治疗,无法照顾妻子和一对儿女。

亮亮说,母亲发病后,有时会用头去撞墙,连额头撞红了都不管,自己和姐姐拉不住。

●最大难题

孩子未来归宿

文姨和刘叔抛下孩子骤然离去,孩子未来由谁来抚养成人?

昨日中午,刘叔的妹夫无奈地说,刘叔的大哥也住在湖滨小区,最方便照顾姐弟俩;但是老人今年已经76岁,曾因高血压中风。刘叔另外一个姐姐今年也快70岁了,自己还要照看一个孙女,而且家不在附近,把孩子给她来抚养,也很不现实。

该妹夫说,他和老婆年龄也都超过60岁,现在家里已有一个孙子需要他们老两口来照顾,如果再加上这两个孩子,他们也觉得吃不消。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家还是住在龙洞,两个地方相距较远,孩子上学每天来去非常不方便。

该妹夫说,前晚,他们亲属之间达成了一个临时协议,两个小孩暂时由他们的大姑带回家照看。下周一,学校就要开学,为方便姐弟俩上学,届时便安排他们到同小区的大伯家住。但这只是暂时的,大伯不可能长期照顾姐弟俩。

亲属们商议,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有条件好的家庭出来认养这对姐弟俩。如果没有合适的家庭认养的话,他们亲属也考虑找个可靠、有爱心的人来姐弟俩家,与孩子一起居住,照顾小孩。“其实就是保姆性质的,有小孩的带小孩一起过来住都可以。”该妹夫说,他们亲属愿凑点钱当做照顾小孩的工资。

该妹夫说,前面两种办法都行不通的话,他们只能将孩子送到社会福利院去抚养,“不过这是我们亲属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亲属谢先生说,不管最后是哪种安排,作为两个孩子的亲人,他们会尽各自最大的能力,关注、帮助孩子们生活、学习,直到成年。

●热心援助

许多市民愿意收养

昨日,文姨和刘叔的事情经媒体报道后,许多市民先后致电南方都市报,表示愿意收养或帮助姐弟俩。

家住中山三路的广州本地人古阿姨说,女儿和女婿结婚十几年一直未能生育,夫妇俩有工作,收入也不错,她和女儿商量了,希望能收养这对姐弟俩,“既是帮孩子,也是帮我们自己”。古阿姨说,女儿女婿自己没有儿女,一定会将姐弟俩视若己出,供他们读书。

在白云区新市开办工厂的须先生表示,自己夫妻俩是四川人,在广州工作多年,均是大学毕业,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愿意收养小孩。

广州某快递公司的老板高先生表示,自己愿意尽可能地给这个破碎苦难的家庭予以帮助。只要姐弟俩的亲属愿意,他可以供两个小孩上完大学。条件是希望小孩的亲属从旁照顾。他还可以出钱,帮忙把文姨和刘叔留下的房子重装修一下。

昨晚,南都记者将所有愿意认养、帮助姐弟俩信息转达给刘叔的亲属。亲属们称,他们谢谢这些好心人的好意;将认真考虑和商讨这些要求和条件,尽快给予回复。


http://box.baidu.com/widget/flash/mbsong.swf?name=%E6%97%B6%E5%85%89&artist=%E8%AE%B8%E5%B7%8D



作者: hhjscqh    时间: 2012-2-12 15:26

回复 image43 的帖子

王总兵的事情说得很深刻
作者: image43    时间: 2012-2-13 12:51

正如文章所说,中国是回不去了的;国如此,个人何曾不如此呢。
作者: image43    时间: 2012-2-13 14:33

本帖最后由 image43 于 2012-2-13 14:36 编辑

回复 image43 的帖子

在中国,总要等到死人之后才去办!比如这对跳楼的夫妇!比如烈士!比如数不胜数的比如!生前,总要尔虞我诈,相互倾轧,非斗个你死我活才罢休,这就是中国的劣根,所在于专制与独裁。

“龙凤胎”姐弟将免费读到大学 http://gcontent.oeeee.com/f/09/f ... log/41b/727c0d.html

作者: 星星索    时间: 2012-3-10 12:22

帖子好长!翻翻!
作者: 一亿瓦全    时间: 2012-3-15 11: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ngou    时间: 2012-3-19 13:17

病人问医生 素质不高怎么办
医生说 吃药
病人 为何吃药?
医生 因为你素质不高 当然不吃药也可以 你可以挂吊水 能否把你素质不高的具体说下我好开药方
病人 素质不高表现在说粗口 现象是压力大
医生很迷茫 素质不高和粗口能画等号吗?粗口常见,骂人的也有,而且骂出名的也有比如李敖,因此李敖很出名。
医生 都说什么粗口
病人 是他们说我说粗口,说我素质不高。
医生 你没病是他们说你有病,这个里面肯定有病,到底谁有病要研究下。 给你两个建议1.精神压力大看心理医生 2.让他们看心理医生
作者: lucam    时间: 2012-4-20 19:15

个人习惯,也没有什么,每个人爱好不一样的,现在看开了,没啥的,你爱说就说,我没事的
作者: 欲火不灭    时间: 2012-5-5 15:34

污秽、粗俗并非展现你男子汉气概的方式,相反,他只会显得你的无能。
骂人谁不会,但冷静、自制、文明,可不是是个人就会的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