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全科医师常常能遇见很多幼龄患者。相对于成人来说,其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在心脏听诊过程中,除典型杂音代表先天性心脏病外,小儿心率、心律变化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日前有全科医师来信欲了解相关内容,我们特邀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医生结合小儿心率、心律变化及临床上常见情况进行了简要归纳。
儿童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首先,小儿心血管系统神经控制发育不完全,以交感神经占优势,迷走神经发育不成熟,故小儿心率比成人快。
其次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系统需更多的血液供应,但小儿的心肌收缩力弱,心脏搏出量小,为了满足机体的需要,心脏需增加跳动次数。
常见导致小儿心率变化的原因
心率加快
运动哭吵 小儿活动或参加体育锻炼后,心跳可以明显加快。因此欲判断小儿是否存在因疾病导致的心跳加快,一般情况下需在安静状态下进行。
发热 一般情况下,因发热引起心率加快,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这在临床上极为常见。
全身性疾病的心脏表现 有些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引起心率加快。
药物 使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类等也可引起心率加快。临床上部分特殊疾患儿童(如哮喘)可能接触此类药物,采集病史时需仔细询问。
心功能不全 心肌炎和心肌病等心脏疾患,以及重症感染等危重症,均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发生心功能不全时,将出现心率过快、肝脏迅速增大、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情况,此时应紧急救治处理。一般在安静情况下,婴儿心率>160次/分,幼儿心率>140次/分,儿童心率>120次/分时,需高度怀疑心力衰竭。
心脏疾患 某些心脏本身疾患可导致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由心脏本身疾患导致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很常见,此时婴幼儿心率可达160~250次/分,4个月内婴儿甚至可达300次/分。因此临床上遇见不能解释的异常心动过速时,可用心电图进一步确诊,此类心率加快若严重则可导致血流循环改变,需紧急处置。
缺氧 肺炎、哮喘或惊厥发作时,常引起患儿缺氧,进而导致心率加快。但是重度缺氧导致中枢呼吸抑制时,心率反而减慢,是小儿危重症的重要信号之一。
心率减慢
安静睡眠 安静状态下,睡眠时儿童交感抑制,迷走神经占优势,心率可偏慢。
全身疾病心脏表现 儿童甲状腺功能低下、腹泻病电解质紊乱时也可出现心率减慢。
药物 应注意某些兴奋迷走神经的药物。例如洋地黄中毒时可导致儿童心率减慢,询问病史时需注意用药史。
心脏疾患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炎时患儿心率可偏慢,此时心电图上可有房室传导阻滞等表现。
一般情况下,窦房阻滞、Ⅰ度或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只需针对病因治疗即可;发生Ⅱ度二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减慢时,则需在原发病处理的基础上加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以调整心率。
两种特殊状况
窦性心律不齐 婴幼儿有一种与呼吸有关的心律不齐: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而活动或屏气后可消除窦性心律不齐。这种心律不齐,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服药。引起窦性心律不齐的原因是由于婴幼儿迷走神经发育还不完全成熟。
早搏 儿童紧张疲劳、先天性疾病、电解质紊乱、心肌炎等均可出现早搏。临床上常需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早搏性质。治疗上由于抗心率失常药常可致更严重心率失常,因此对无器质性疾病,无自觉症状的良性早搏只需针对病因治疗即可。严重心率失常可考虑使用抗心率失常药物或电复律。
总之,小儿心血管系统与成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与特点,且小儿病情变化通常较快。因此,临床上一旦发现小儿心率、心律变化,需根据具体情况,全面分析和明确诊断,并合理诊治。
(本部分内容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谢晓恬审阅)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