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昆明植物所云南特有抗肝炎中药青叶胆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打印本页]

作者: 周崇毅    时间: 2011-9-14 09:45     标题: 昆明植物所云南特有抗肝炎中药青叶胆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乙型肝炎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2亿。目前临床使用的抗HBV药物(乙肝疫苗、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亟需开发高效低毒、作用机制新颖的抗HBV新药。中国传统中药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在治疗肝炎方面前景广阔。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0832603)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陈纪军研究员指导博士研究生耿长安等开展了云南特有抗肝炎中药青叶胆的抗乙肝病毒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青叶胆  (Swertia  mileensis)  在云南彝族和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治疗急慢性肝炎具有悠久的历史,临床治疗肝炎疗效确切,已经被历届《中国药典》收载。通过体外和体内抗HBV活性筛选,首次发现青叶胆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HBV活性。通过活性追踪,从青叶胆的活性部位分离得到52个单体化合物,包括26个新化合物,特别是首次发现七类结构新颖的獐牙菜内酯  (swerilactones  A–B、C–D、E–F、G、H–K、L、M–O),四个二聚裂环烯醚萜苷  (swerilactosides  A–D)  以及一系列新的裂环烯醚萜苷元  (swerilactones  P–U)  和苷  (swerilactoside  E);提出了獐牙菜内酯A–D和H–K的可能生源合成途径:獐牙菜内酯  A–B和C–D分别为一对结构新颖的C18和C20骨架内酯,生源上均属于裂环烯醚萜二聚体,其中獐牙菜内酯A和B是由两分子C9骨架裂环烯醚萜聚合而成,而獐牙菜内酯C和D是两分子C10骨架裂环烯醚萜的聚合产物;獐牙菜内酯H–K为四个结构更为复杂的C29骨架内酯,生源上属于裂环烯醚萜三聚体,是由两分子C10骨架裂环烯醚萜和一分子C9骨架裂环烯醚萜聚合而来;獐牙菜内酯E–F为一对C16骨架内酯,分子中具有罕见的萘环体系;獐牙菜内酯G为首个通过C–C键直接相连的裂环烯醚萜苷元二聚体;獐牙菜内酯L和M–O分别为结构新颖的C12和C13骨架裂环烯醚萜苷元,不同于常见的C8、C9和C10骨架环烯醚萜。獐牙菜内酯苷  (swerilactosides)  A–D为四个新的二聚裂环烯醚萜苷,由两分子裂环烯醚萜苷元与一分子葡萄糖连接而成。活性研究表明,15个化合物具有抗HBV活性,特别是獐牙菜内酯H–K具有显著抑制HBV  DNA复制活性  (IC50  =  1.53~5.34  µM),与临床抗HBV药物拉米夫定(3TC)活性相当。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獐牙菜内酯H主要作用于HBV增强子EN  II,不同于现有的抗HBV药物。

以上系列新奇结构、抗HBV活性以及生源途径探讨分别发表在化学领域著名期刊《欧洲化学杂志》(Chem  Eur  J.  2011,  17,  3893)、《有机快报》(Org  Lett.  2009,  11,  4838;  2009,  11,  4120)、《天然产物杂志》(J  Nat  Prod.  2011,  74,  1822)、《四面体快报》(Tetrahedron  Lett.  2010,  51,  2483)等上,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其中7个化合物  (swerilactones  A、E、G、H–K),被Nat  Prod  Rep收载为热点化合物。

该研究首次从青叶胆中发现7类新奇骨架的二聚、三聚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极大丰富了天然产物的结构类型;首次提出了獐牙菜内酯A–D和H–K的可能生源合成途径;初步揭示了青叶胆的抗HBV活性成分,为扩大青叶胆的临床用途以及从传统中药中发现作用机制新颖的抗HBV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化学和药理学基础。

作者: 贫瘠的土    时间: 2011-9-14 11:22

咋个想广告呢???
作者: 我和太阳    时间: 2011-9-14 14:53

能信吗?
作者: interdetect    时间: 2011-9-14 23:19

回复 贫瘠的土 的帖子

要允许人家有个进展
作者: thingto    时间: 2011-9-15 15:17

看似非是
作者: ryanpjj    时间: 2012-3-11 18:14

期待+等待
作者: 9病成医    时间: 2012-3-11 21:23

这个"昆明植物研究所",这几年炒的很热.但愿其研究真的有效.
作者: 9病成医    时间: 2012-3-11 21:29

本帖最后由 9病成医 于 2012-3-11 21:30 编辑

百度了一下:

1.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青叶胆
  取青叶胆制成浸膏片,每次3克,日服3~4次;或用青叶胆1两煎服,每日3次。凡发烧,深度黄疸,饮食锐减者,输注葡萄糖液。治疗92例,痊愈88例,好转4例。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平均29.77天;肝肿大平均在15天回缩至正常。一般用药后尿量增加,大多数舌苔由黄腻变为薄白,黄疸消退较快。
2.青叶胆片
  青叶胆1200g。取青叶胆1110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青叶胆细粉90g与淀粉12g混匀,在70℃以下干燥,粉碎,过筛,用80%乙醇制粒,压制成1000片,每片相当于青叶胆1.2g,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后,片心显暗黄棕色,味苦。功能清湿热,健胃。用于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口服,每次5片,每日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
3.愈肝片
  青叶胆1000g,茵陈800g,黄芩素5g,维生素C10g。  青叶胆片
将青叶胆、茵陈水煎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糖浆状,喷雾干燥成粉,用80%乙醇制粒,干燥后粗粒粉碎,整粒,以等量递增法将黄芩素、维生素C混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片心呈棕褐色,味极苦。取本品片心粉末,加盐酸、乙醇,研溶;取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数滴;呈污绿色;另取本品片心粉末甲醇液,加盐酸及镁粉少量,置沸水浴中加热呈红棕色;再取本品片心粉末,置试管中,加水数滴润湿,管口覆盖用氢氧化钠试液润湿过的滤纸片,加热片刻,将滤纸片置荧光灯下观察,呈蓝色荧光。功能有改善肝功能作用。用于急性黄疸型和非黄疸型肝炎。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
作者: 三国杀    时间: 2012-3-12 10:54

它发表文章的杂志,跟肝病领域相差甚远
作者: 9病成医    时间: 2012-3-12 20:05

现在青叶胆已经广泛应用了,还有多少可开发的价值?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