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驴版的生活——广东新会步行街。。。。。
[打印本页]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09
标题:
驴版的生活——广东新会步行街。。。。。
本帖最后由 书记。。 于 2011-9-2 23:46 编辑
文下载,图自拍
会步行街
由大新路和仁寿路组成,全长不过两百米,却汇集了新会所有的时尚品牌,是新会最繁华的地段。 如果说全国最短的步行街在哪里,我想,非新会这里莫属。。。。。。。。。。。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11
大新路的由来
会城古称“冈州”,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据史料记载,到了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冈州倚马山、象山,用灰砂夯筑护城墙6800米,高7.2米,开通河道近10公里,有8个城门和3个水关,是全省仅次于广州城的第二大城。新会古城区商贸中心在明朝末年有“小广州”之称,它是目前省内保存较完整且颇具特色的商业文化区,见证了数个世纪的风雨,有着开阜以来文化商贸的历史沉淀,浓缩了葵乡的民俗风情,更凝聚了侨乡70多万海外侨胞的悠悠乡情。
现在会城人所说的步行街,主要包括大新路至仁寿路。大新路旧名“东隅街”,原是一条具有中西文化建筑风格的百年老街,富有侨乡文化风韵。据了解,清乾隆年间,东隅街接近“十字市”的那端失火,烧了很多店铺。到了陈济棠时代(20世纪初),新会社会相对稳定,不少商人、华侨为了建店铺,都凑钱修马路,一座座中西合璧的小洋楼连在一起,形成一条200余米长的新路。于是东隅街变得一头新、一头旧,东面那头旧的仍叫东隅街,西面那头新的就改名叫“大新路”了。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12
百年前的文化经济中心
现在的步行街繁华热闹,从仁寿路至大新路尾,聚集了近千家店铺,形成了以这两条路为中心,以知政路、中心路、南隅路、西隅路为半径的繁华商业圈。事实上,百年前的这里就已经是新会的文化经济中心了。
民国初年,在今天大新路新华书店的地址上,有一间文明书局,是何琴樵(当时何家大塘“蕴华学堂”的老师)和其好友合办的,该书局办了新会的第一张日报,名为《醒报》。该书局除了印报纸之外,还编印一些初级读物,如《简明珠算》、《趣味诗歌》、《解字善本》等,很受民众欢迎,曾远销至广州、上海。此外,该书局还代印本地学者文集、诗集等,曾在1930年增版《圭峰古迹考》,保存了一批社会历史文献,目前这批文献大多被保存在景堂图书馆。据居住在大新街近30年的陈伯回忆说,他的父亲曾在文明书局买过一本《新春联选辑》,首页上印有“大中国睡狮猛醒,新世界气象光华”的对联,用“大新”两字作联头。当时,附近的有识之士纷纷到文明书局买书,一起谈论国家大事,慢慢地,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文化中心。
位于仁寿路的新会景堂图书馆,更是一间历史悠久、设备先进、享有盛名的公共图书馆,馆舍为西欧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它是香港爱国同胞冯平山先生于1925年创建的,为纪念其父冯景堂先生而命名为“景堂图书馆”。到抗日战争前,该图书馆藏书已达60000册,规模在当时国内县一级图书馆中属佼佼者。
当时,大新路不仅是文化中心,更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大小商号遍布城区,钟表、珠宝、杂货等商品应有尽有,叙宾亭也坐落在这里。叙宾亭是会城最早也是最有名的茶楼,建立于清宣统年间,位于今天的大新路和仁寿路交界处。叙宾亭高3层,老板经营有方,生意兴隆,民国时期,原冈州中学校长李淡愚还曾为其题额“盆允城中第一楼”(“盆允”是新会古名)。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13
建筑凸显侨乡风韵
大新路历经沧桑,古建筑已有不少颓败的痕迹。为保存会城的文化设施,2001—2002年,新会区政府重新修饰了大新路和仁寿路,并规定这两条路为步行街,白天只准摩托车和自行车通过,晚上7时之后不准车辆通过。现在,步行街风格独特的建筑十分吸引人:建筑的主色调是粉黄、粉绿、粉蓝;木窗、木雕、灰塑是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现;街道重新铺上了彩色花岗岩地砖,两侧店铺外均安装了庭园灯、仿古灯、吊灯和射灯,重现了原来的岭南建筑艺术风格和侨乡风韵;底层店铺前的门廊紧密连接,串成可以避风遮阳的通道,本地人称之为“骑楼”。
这些骑楼式建筑很有特色,富有中西交流的侨乡文化风韵。外墙装饰讲究,壁上的浮雕和图画多是飞禽走兽或广东民间传说中的吉祥物,如龙凤、麒麟等,间或还有山水画和人物画;走廊里的装饰图案多为西洋浮雕,造型优美;门窗亦颇具特色,有的上圆下方,有的呈菱形,镶着五彩玻璃,工艺精细;骑楼柱大多是方形,也有部分圆形的“罗马柱”;房顶造型也很别致,类似牌坊,有尖有圆,有的还有石狮子、神仙雕像等点缀其间。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14
深挖步行街商业文化
仅仅是建筑物的外表有侨乡风格是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在商业领域里起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最初的提篮叫卖,到小门小店,再到商店、商场、商业街,直至人们今天常说的CBD商圈,这之中的变化无不说明,人们在不同时期对商业文化的需求也在变化。 。。。。。。。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1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会人觉得周边城市步行街的建设有可借鉴之处。中山市政府深挖步行街文化,将步行街改称为“中山孙西文化旅游步行街”,建造人力车铜雕、“小城故事”浮雕、黄包车铜像等景点,把当年的商业文化精髓溶进步行街,使该步行街成为中山的亮点。深挖新会的步行街商业文化,建造反映葵乡文化的小景点,将新旧文化在步行街完美地对接,为外来游人提供一个风格独特的旅游景点,也为本地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好去处。通过规划、整合、招商等方法,将葵乡的“老字号”店铺移至步行街上,使其恢复清代或民国时的风貌,这样可能会给绝大多数“老字号”带来新的活力,使步行街成为像北京王府井、苏州观前街那样的商业步行街。 。。。。。。。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17
在大新路经营手机生意已有6年的张老板说,深挖步行街文化,这对商家十分有利。目前,每年到新会旅游的游客不少,但他们都是游玩过几个著名景点,购买新会特产后就离开,很少人会想到逛步行街,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步行街没有特色,吸引不了游客。“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规划,将新会陈皮等葵乡特产移至步行街,到时候水涨船高,我们商家的生意自然会更好些。”。。。。。。。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18
。。。。。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19
。。。。。。。。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19
。。。。。。。。。。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20
。。。。。。。。。。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20
。。。。。。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21
在新会住的酒店。。。。。。。。。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2 23:56
发现应该坐坐自己的沙发!,,,,,,,,,,
作者:
云彩艳丽
时间:
2011-9-3 00:05
用的是代理,图片一张没看到,
我算是坐 的板凳了,书记上茶!!!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3 00:12
PP不会没看到呀!。。。。。。。。。。
全部很清楚。。。。。。。
作者:
hbv30year
时间:
2011-9-3 00:21
书记MM走遍布全国, 难道是记者? 新会崖山, 我以后也要去看看.
作者:
老胶东
时间:
2011-9-3 08:42
谢谢书记MM 欣赏了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3 11:14
hbv30year 发表于 2011-9-3 00:21
书记MM走遍布全国, 难道是记者? 新会崖山, 我以后也要去看看.
非也非也。。。。。。。。
以省(市、区)算,全国还有9省(市、区)没有书记MM偶的足迹。。。。。。。惭愧!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1-9-3 13:13
号称步行街,但人流稀少!!
作者:
书记。。
时间:
2011-9-3 22:46
因一部分商铺的门面在装修。。。。。。。。。。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