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论坛
标题:
让医学生的课堂充满感动
[打印本页]
作者:
liver411
时间:
2011-6-5 11:25
标题:
让医学生的课堂充满感动
“医学不管怎样发展,都要牢记这份理性的谦卑——医学是人文精神的一面旗帜,医学教育理应成为医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学生们于感动中形成的对职业理想的设计和对医学价值的分析,不管是不是冷静思考的结果,我都愿意相信他们的真诚。”张艳清说。
冰冷的守灵夜,渡边的同事坐在渡边遗像下,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争论的焦点是,渡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随着同事的回忆,一个个镜头闪回:渡边在雨中清理垃圾,渡边在市长办公室慷慨陈词,渡边在工程现场昏倒……最后一位同事的回忆透露了渡边的隐痛。儿童乐园建成的那一天晚上下着雪,生命垂危的渡边一个人坐在秋千上,轻轻晃荡着,用苍凉的嗓音哼唱着那首古老的民歌:“生命如此短暂……”
日本电影《生之欲》讲述了一位患晚期胃癌的公务员渡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所遭遇的种种。日前,这部电影被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张艳清教授郑重推荐给了她的学生们。在这堂名为《解读生死》的课上,学生们都被渡边对待生命的态度感染着,被导演黑泽明引导着开始思索有关生与死的问题。
教育必须直面生命,必须触动生命
《解读生死》是医学研究生必修课《自然辩证法》的一个专题。张艳清设计用6个学时的时间,通过影像与讲授相结合、课堂讨论与课后观感相结合的方式,来阐释生命的有限性及死亡价值和中外死亡观等问题。张艳清说,这堂课是她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种尝试。
谈到开设《解读生死》课的缘由,张艳清颇有感慨:“每一次,我在抛给学生们生与死这个千古之谜后,自己也在一次次地经受着这个千古之谜的洗礼与拷问。我时常想,什么力量最能触动和激发来自灵魂深处的灵性与光辉呢?如果我们的教育总是游离于这个灵性疆域之外,那我们每天在讲台上的滔滔不绝究竟还有多大意义?如果我们讲的知识尤其是道德认知总是游离于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和生命力量的彰显与拓展,游离于学生内在德性的感悟与提升,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这样的教育是不是有问题?”思考的结果,是“教育必须直面生命,教育必须触动生命”。
在张艳清看来,我国目前的生命教育,无论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有效的开展。当下的功利主义教育导致许多大学生疏于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而出现“生之困惑”,由此衍生出的大学生无同情心、无责任心、无意义感、无目标性以及共处障碍等问题已不容忽视。在职研究生小周曾在医院工作多年,自诩已经看惯了生离死别。在第一节《解读生死》课后,她向张艳清表达了她的震撼:“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认识死亡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大的意义。”
生命教育内涵:珍爱生命、追求意义、创造价值
《解读生死》课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声情并茂的讲解之余,张艳清还要求学生看几个人文社科类的教学片,如《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安乐死》、《临终关怀》等,并写一份观后感;读几本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如《老子》、《中国古代哲学》、《医学与文化》等,并写出读后感;答几道当堂命题的主观题,如印象最深的一堂课、科技背后的伦理困境等,并谈出看法和感想。
在专题之后的课堂讨论中,发言的学生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一段视频——美国发现(discovery)健康频道的系列节目之一《贝尤医科诊所》。视频介绍了在美国南部一个偏远小镇的诊所里,两名以志愿者身份留下的医生,用知识和爱心默默守护着方圆几百公里居民的健康。由美国乡村医生的事迹,学生们联想到了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医患关系、医生职业精神和社区卫生服务等现实问题。还有学生进一步延伸开来,深入地反思和领悟医学与文化、医学与人性的共通性,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职业理想。
“身为教师,我不仅感动于美国的乡村医生,更感动于我身边这些未来的医生们。”张艳清说。有一次,一位同学腾的一下站起来,大声对张老师说:“我们要到西部去,将我们的青春奉献给最需要我们的人们!”张艳清认为,珍爱生命、追求意义、创造价值,是生命教育内涵的3个重要方面。生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而是要上升到对生命自觉而全面理解上的智慧体悟。“这是一个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张艳清如此“定位”自己的课堂。
只有理解了死,才能更好地生
“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感动。”这是学生们的共同感受。来自医院护理岗位的小李说,《解读生死》课还能培养人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此前,小李总觉得父母那个时代的人难以理解、难以沟通,跟父母的关系简直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她成为一所临终关系医院的志愿者。在与垂暮之年的老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小李变了。父母发现小李说话没那么重的“火药味儿”了,时不时地还主动要求帮着做家务。在课堂讨论上,小李激动地讲述着临终关系医院的老人面对死亡的安谧,讲述着日渐衰老的父母有多么不容易。这名学生发自内心的忏悔,也让张艳清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这种互动式的启发中,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生命力量的涌动,以至于影响到他们日后对待生命问题的行为。从学生的反馈和讨论中,我和他们一起了解了美国医院引入萨满巫医的前后。还有学生利用紧巴巴的课余时间制作课件,积极登上讲台阐述西藏人的生死观等。这就是生命教育的特殊效果。”张艳清说。
这份来自生命的力量将伴随他们成长
实际上,自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倡导和推行生命教育思想以来,生命教育在澳大利亚、台湾等地也不断得到发展。台湾地区很多学校纷纷开设生死学课程,甚至连中小学都有了相关内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大学早已普遍开设生死学课程。“有学者认为,关注生命将成为我国教育理念上的一次根本性改革,21世纪教育改革将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张艳清介绍说。
从张艳清仔细保留下来的2008级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窥见生命教育对医学生的重要意义。
“当我们拥有生命的时候,鲜有人会想到死亡。而当灾难突然降临、死亡不期而至时,我们却猝不及防、难以承受。死亡这一人生的最大悖论,总是让我感到无力和无奈。但既然‘死亡存在时,我们已不存在’,那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以前在临床,我最大的感触不是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而是面对死亡时病人及家属的恐惧和绝望。这种恐惧和绝望让身为医生的我处于很尴尬的境地。现在,我全新地认识了死亡,我有信心帮助更多人直面生死。”
“前段时间,有些大学生又通过采取某种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认为,这不是死亡,而是对生命的放弃。试问,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用心爱护的人,他会懂得去爱别人吗?”
“作家毕淑敏的文字带领我体验了死亡。当她走进临终关怀医院,听到邻床病人撕心裂肺的咳嗽时,她预感到死神的降临。在病人离开的第二天晚上,她决定躺到病人睡过的床上,想象着人之将死的种种心理。突然,她在床垫下面摸到了一颗糖果。由此她确信,病人的最后一刻是安详的、宁静的。我从中读出的,是死亡的另一面。”
……
每次看到学生们这些对死亡的思考,张艳清都会想到撒拉纳克湖畔那句‘治愈、帮助与安慰’的名言。“医学不管怎样发展,都要牢记这份理性的谦卑——医学是人文精神的一面旗帜,医学教育理应成为医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学生们于感动中形成的对职业理想的设计和对医学价值的分析,不管是不是冷静思考的结果,我都愿意相信他们的真诚。这份力量将伴随他们成长。”张艳清说。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hbvhbv.info/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1.5